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制作作品——编辑素材华辰学校沈靖一、案例背景信息1.模块:初中信息技术基础2.年级:七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请在教材版本前的括号内打“”)()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教出版社4.学时数:非上机时间2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3分钟,其他活动(如:实地调查、访谈、课下调研等),请指出活动方式:讨论,大约用2分钟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文字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熟练操作。2、通过学习,掌握段落修饰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熟练操作。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word文档进行编辑拍板的能力。2、培养学生键盘操作的能力。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内容分析:教材分析:本节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掌握文字和段落的基本修饰方法,掌握如何改变字体、如何编辑段落,使文章更加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在此过程中,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美育教育。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教师展示已经编辑好的文档,让学生对比编辑前后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字体、颜色、大小、段落的设置等的编辑方法。本课总体是围绕word中字体和段落的修饰和变化展开的。重点难点分析:设置字体、字号和字形的方法,以及段落格式的设置。(三)学生分析现在七年级都推出了新课标新理念,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为主,锻炼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七年级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有的学生是“零起点”,还有的学生虽非“零起点”,但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较差。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先让学生自己发现编辑前后作品的不同,明确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识及能力水平出发。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引入课题更加自然,说明问题就更加清楚。(四)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在教学中利用已经编辑好的文稿,让学生自己找到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并在教学中采用了“活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安排大量的尝试性、探索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建立起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模式,从而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中还安排大量的实践性、操作性的内容,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文稿比较提出问题总结引出知识点演示操作学生练习教学总结评价交流演示文字及段落编辑的操作方法引出知识点,即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以及段落的编辑。两幅文稿的对比使学生更直观的发现问题。两幅文稿的相同点在哪?不同点在哪?教学总结评论交流学生作品学生上机练习让学生们总结出他们之间的不同点。3.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在多媒体机房进行,需要多媒体广播系统,学生机应装有word软件,另外还有教师为教学设计的课件及教材配套的教学素材等资源。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1.教与学的过程描述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入课题(2分钟)展示两篇文稿(一篇未编辑,一篇编辑好的)看两篇文稿看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演示编辑好的文稿提出问题(2分钟)两篇文稿有何相同?有何不同?学生总结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相互讨论)听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观察的结果归纳答案(1分钟)归纳学生回答的答案,给出全面具体的答案,引出要讲的内容听教师总结观察学生,看其能否跟上教师的思维用幻灯片演示操作(10分钟)演示修饰文字和段落的操作观看教师演示观察学生,看其能否跟上教师的讲解用多媒体广播上机练习(15分钟)辅导学生上机练习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辅导学生上机练习,观察学生谁做出了好的作品和编辑时出现的错误练习(8分钟)提供一篇文稿,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自主设计自由设计辅导学生上机练习,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评价交流(5分钟)对好的作品进行评价,对出现错误进行分析相互交流观察学生,看其对自己的作业是否满意,是否有成就感多媒体广播总结(2分钟)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和教师一起总结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来用幻灯片2、关键环节提炼引入:在学习新课程之前我们先来看两篇文稿(为学生演示文稿,一篇为原始未经修饰的文章,另一篇为修饰过的文章),同学们对比一下两篇文稿有何相同?有有何不同?那一篇文章看上去更美观,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一下。(2分钟讨论,让学生自己寻找不同之处)(2)提问:大家都已经讨论完了,现在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学生)字体不同;字的大小、颜色不同;字有的加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