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化学中的对比学习近年来的高考化学,越来越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每个知识点的考查都需要学生们以扎实的知识作靠山。不但要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进行区分,掌握其内涵和外延,更要在此基础上对近似题型进行比较,找到相同点和区别点。观察是先导,思维是中心。在比较中学习,在比较中成长,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一对比数学图象巧解化学试题化学解题中,往往离不开图象解题。图象具有新颖/简洁/直观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例1.向含有8克氢氧化钠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将所得溶液低温蒸干,得到固体11。2克,求所得产物的成分?例2.(05上海22).含8.0g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2S后,将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7.9g,则该无水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AA.Na2SB.NaHSC.Na2S和NaHSD.NaOH和NaHS对比图象:对比分析:两者均为氢氧化钠和酸性气体的反应,但图象走势却截然不前者随着二氧化碳的通入图象呈上升趋势,即一个纵坐标只对应一个横坐标。而后者曲线先下降后上升,当纵坐标7。8<y≤8时,每个纵坐标对应两个横坐标。分析结果:例1中成分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例2中是氢氧化钠/硫化钠或硫化钠/硫氢化钠的混合物。二察“颜”观“色”知平衡随着高考对能力要求的提高,化学平衡问题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由条件暴露型向潜隐型方向发展,综合程度和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化学平衡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应变能力。例3.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二氧化氮达平衡状态,颜色浅红棕色。现将容器体积缩小,则颜色变化。例4.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碘和氢气反应达平衡状态,颜色浅红棕色。如将体系体积缩小,则颜色变化。对比分析:前者体系体积缩小,压强增大,所有物质浓度都增大,颜色和浓度的大小有关,所以颜色加深,而反应是一个系数不等的反应,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所以颜色又变浅。后者两边系数相等,压强增大,平衡不动。但浓度增大。分析结果:例3中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但比初始深。例4中颜色变深。三同样稀释,别样结果水是水解/电离/平衡状态中的常客,也是十分重要的参与者,它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如在溶解/电离/水解等平衡状态中扮演着反应物/生成物/溶剂等角色。由水性质的多样性,导致学生在做这类题时往往不知所措。所以应对比讲解,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例5.同浓度的盐酸/醋酸,稀释为相同的PH,盐酸稀释了M倍,醋酸稀释了N倍。则M/N的关系()AM>NBM<NCM=ND不能确定例6.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稀释M,N倍后,PH仍然相同,则M,N的关系()AM>NBM<NCM=ND不能确定对比分析:前者起始浓度相同,稀释后PH相同,如果把PH换算成浓度更便捷。稀释后PH相同时,盐酸的浓度小,醋酸的浓度大。又由于起始浓度相同,所以盐酸稀释的倍数大。后者中,稀释前后氢离子浓度均相同,由于醋酸再稀释过程中氢离子有所补充,所以醋酸稀释的倍数大。分析结果:例5中,盐酸稀释的倍数大。例6中,醋酸稀释的倍数大。四物质相同,浓度不同氮元素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常常结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出现在各级考试题中,其对应的氮氧化合物/硝酸/铵盐的性质和广泛的用途告诉我们:氮元素是中学化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可忽视的非金属元素。氮元素的考察经常以实验和计算相结合的形式出现。例7.标况下,盛满NO气体的试管倒扣于水中,向其中通入氧气至水充满整个试管,求所得溶液的浓度?例8.标况下,一只试管中盛满NO和氧气的混合物,将其倒扣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水恰好充满整个试管,求所得溶液的浓度?对比分析:例7中气体为NO,反应后的硝酸溶液体积为原来NO的体积。例8中NO和氧气充满了试管,所得硝酸溶液也是混合气体体积之和。分析结果:例7中浓度:1/22.4mol/L例8中浓度:1/39.2mol/L.另外,NO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无论是否恰好反应,所得溶液浓度均为1/39.2mol/L.化学的学习方法很多,对比学习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明察秋毫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