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考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中考考纲.doc

语文中考考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是考查我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水平和评价我市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指导思想(一)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二)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三)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产生积极良好的导向作用。三、考试依据(一)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二)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三)我省和我市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四)“新课标”教材语文出版社版本7——九年级教材。四、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包括下列三个能力层级:识记:了解并记忆学过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材料,能正确地再认和重现。如认读、书写汉字,了解有关文学常识,背诵规定的篇章等。理解:领会所学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材料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意义,能做正确的解释、说明或推断。如领会语句的含义,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和思想内涵等。运用:把学到的语文知识用到新的语文实践中,比较灵活地解决不同情景中的实际问题。如改正文章中的毛病,会写记叙文,会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和日常应用文,说话得体等。考试内容与要求具体如下:考试内容和要求类别细目能力层级识理运记解用基础√1.背诵、默写本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言警句。2.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3.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4.能利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5.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6.能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7.能仿写句子,变换句式。8.能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9.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10.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口语交际。11.根据论题清楚、连贯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偏离话题。12.运用语文知识与技能解决在综合性学习情境中的实际问题。13.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文言文阅读阅实用读类文本阅读18.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19.区分简单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20.能联系生活,对简单议论文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21.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筛选主要信息,准确概括要点。22.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23.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24.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25.能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理清作者思路。26.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7.能初步领会文学作品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28.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29.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30.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31.了解本大纲推荐阅读文学名著的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32.了解本大纲推荐阅读文学名著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基本内√容(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能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概述。33.初步欣赏文学名著的艺术特色,能结合具体语段作简单分析。34.能具体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体验,并就作品具体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35.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6.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37.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38.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39.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40.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41.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42.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14.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理解文中重点实词和常用虚词的含义。15.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16.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17.领悟浅易文言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名著阅读√√√√√写作√√√√√√43.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