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_人口空间变化.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5.8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节_人口空间变化.ppt

第二节_人口空间变化.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口增长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现在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其中户籍人口124.9万,外来人口577万,占总人口的82.1%.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迁移: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3、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4、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5、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6、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工。7、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按迁移方向划分: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来分)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中国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大洲2.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A.从新大陆移向旧大陆B.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C.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D.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答案】B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的地区是()。A.南美洲、南极洲B.欧洲、北美洲C.北美洲、大洋洲D.亚洲、南美洲拓展: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拓展: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1.“永嘉丧乱”时期2.“安史之乱”时期3.“靖康之乱”时期4.“蒙古兵南侵”时期5.明代时期7.“走西口、闯关东”时期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8.“东南沿海下南洋”时期欧美资本主义侵入东南亚后,为掠夺东南亚资源,招收中国破产农民作为开发殖民地的劳动力资源,并贩卖中国劳工,致使东南亚人口激增。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是主要由中部、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地区,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迁出地:人口迁出(甲地)人口迁移的吸引力和排斥力①气候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而影响人口迁移。1.自然环境因素③土壤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农业生产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因而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④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1.自然环境因素2.经济因素(主导)2.经济因素3.政治因素3.政治因素里约热内卢3.政治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②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③90年代后期向东部迁移人口增多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白人大量移向美洲⑤南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⑥2001年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⑦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迁移⑧“三峡”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