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简述进口配额和等效的进口关税存在的差别。答:1、配额的租;2、对于给定的进口配额,当需求增加时,会比等效的进口关税导致更高的国内价格和更多的国内生产量;而对于给定的进口关税,当需求增加时,会比等效的进口配额导致更高的消费量和进口量,而对国内价格和国内生产量的影响较小。3、进口配额对实施配额管制的国家的国内市场结构有重要的影响。进口配额能将潜在的垄断转化成现实的垄断,使得国内工业能完全消除国外产业的竞争。4、在关税的情况下,要想将进口量限制在一个愿望的水平上,就必须清楚地知道国内进口替代商品的供求弹性,而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在进口配额的情况下,则一定能将某种商品的进口限制在愿望的水平上(即配额的水平上)。2、假设在美国和在英国的生产可能性组合如下表所示,并说明二者的主要区别。答:要素禀赋论: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简而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该定理认为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或称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正是因为这个原因,H-O定理又常被称为要素比例或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说: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即无绝对的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这是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这是有比较劣势的商品。)二者区别:要素禀赋论从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出发来解释国际贸易,而比较优势论则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3、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答: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贸易创造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净利益。贸易转移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外设立统一的关税壁垒,使一些成员国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无法购买非同盟国生产的价格更低廉的商品,只能转向同盟内的高价产品,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损失。4、作图说明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答:PTPWP*TbcdeDa=consumerloss(a+b+c+d)=producergain(a)=governmentrevenuegain(c+e)QTD2S2SS1D1Price,PQuantity,Q5、简述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答:偶然性因素;2、周期性因素:国际间各国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不同造成的失衡3、结构性因素:一国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的失衡,分为产品供求失衡和要素价格失衡。4、货币性因素:由于一国的价格水平、成本、汇率、利率等货币性因素变动造成的失衡。5、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6、简述H-O理论的前提假设。答:1、贸易中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种商品(X与Y),两种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两国在生产中都使用相同的技术。2、在两个国家中,商品X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商品Y都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是规模报酬不变的。3、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两国需求偏好相同。4、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5、在一国内,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6、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7、两国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8、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7、简述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造成的影响。答:长期内: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短期内:特定要素模型。8、简述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答:允许差异产品存在,原来的完全竞争市场就转变为垄断竞争市场;假设消费者偏爱消费多样化,即消费者希望供选择的消费商品种类越多越好;产品差异性使同类厂商的产品之间不具有完全替代性,每个厂商都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下,厂商在扩大规模和产品多样化之间做出平衡;假设市场可自由进入,市场平均利润为零时,厂商数目达到均衡,差异产品的种类随之确定。9、简述造成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答:国际收支差额:顺差国的货币需求↑;2、相对通货膨胀率:贬值;3、相对经济增长率:视力量对比而定;4、相对利率:国际游资流向利润高的地方;5、外汇市场干预:中央银行买卖外汇;6、市场预期心理:SixthSense;7、国际储备:储备多,汇率↑。10、作图说明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答:baPSPWP*SPrice,PQuantity,QExportsgfedcDS11、简述绝对优势说和比较优势说的主要内容。答:绝对优势说:当一国与另一国相比较,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则该国应当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