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3章.ppt
上传人:康佳****文库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9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际经济学3章.ppt

国际经济学3章.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一、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产生于生产成本的节约。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成本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即TC=FC+VC。可变成本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成比例地扩大,而不变成本则在生产规模扩大时增加很少甚至保持不变,因此平均成本AC=TC/Q=FC/Q+VC/Q会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递减。(2)差异产品与不完全竞争2、规模经济与追求差异产品的矛盾对应消费者而言,小批量的差异产品是价格比较低的,因为在生产它们时,由于规模经济的效果,使各类产品的平均成本较低。因而在比较低的价格下,差异产品是比较容易得到推行的。这种国际贸易是建立在差异产品的基础上的,所以只要各国之间产品有差异,无论这种差异表现为何种形式,都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载体。在规模经济发挥作用的部门,两国的国际分工决定于谁在特定的生产部门中的生产规模较大。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将使该国在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中具有价格或成本优势。比如,美国在飞机的生产上规模比较大,而中国的生产规模较小,那么美国在生产和贸易中有价格和成本优势,而中国居于劣势地位。而且美国在该行业中生产规模越大,其产品的平均成本越低,别国越是难以同美国的低成本相竞争,从而将竞争者排除出该行业。由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使一国的生产趋于完全专业化,或者说该国的生产资源越是集中于某一个特定的行业,因而也就排除了该国在其他产品的生产领域或行业中实现规模经济的可能性。从这一点出发,如果说美国在飞机的生产上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话,中国就可能在船舶的生产上生产规模较大,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较低。反过来,如果中国在飞机的生产上,其生产规模比美国大,则中国在飞机的生产上有规模优势,相应地,美国就会专门生产船舶,而中国专门生产飞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分工不是完全确定的。如果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那么国际分工至少有两种可能情况:(1)甲国专门生产飞机,乙国专门生产船舶;(2)甲国专门生产船舶,乙国专门生产飞机。国际分工的结构要确定下来决定于三种可能的情况:首先,国际分工的结构决定于哪个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上较早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排除了其他国家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历史的经济发展过程。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比较早的国家容易在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果的部门居优势地位。其次,两个起步时间相同的国家为了避免相互竞争,通过双方达成协议,实行“协议分工”,分别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实现规模经济。第三,后起步的国家,选定某个特定的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果的行业,通过某种政策使其生产规模超过早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将其排除出该生产部门。前述比较利益理论主要解释产业之间的贸易,即在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形式称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Trade)。而由于差异产品的出现,特别是国与国之间同类产品内部所进行的贸易,就不再是传统的贸易形式,而是表现为“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个产业内部差异甚至是非差异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5、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意义产业内贸易理论表明,尽管各国之间有相同的生产要素禀赋,但并不构成它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条件,相反各国可以通过产业内贸易形成互补的差异产品贸易关系。因而在这类国家之间,贸易的相互依赖代替了相互竞争和冲突,自由贸易有了更多的存在基础。1、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市场定价2、倾销与对外贸易如果卖到国内市场,为增加1个单位商品销售,企业要降低该商品的卖价,假设降低1美分,其国内卖价变成199.99美元,多卖1件商品增加的收入是199.99美元。这样该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就可以销售10001件该商品。但应当注意的是,当企业在国内市场上为售出增加的1单位产品时,它必须将所有单位产品的价格都降到199.99美元,因此厂商从原来10000件产品的销售中,总收入减少了100美元。从而,企业从增加1单位产品的销售中,只多收入99.99美元,而不是199.99美元。如果将增加的1个单位产品不是卖到国内市场,而是倾销到国外,其价格也降低1美分,价格是149.99美元,则多在国外市场销售1个单位的产品,企业多获得149.99美元,PP’不完全竞争厂商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更倾向于将增加的产量销到国外市场,而不是国内市场。对不完全竞争厂商而言,无论是将增加的产品销到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当它增加产品的总产量时,规模经济效果已经获得。因此,一方面增加产量可以得到平均成本降低的利益,另一方面,企业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需要控制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量,从而更倾向于将产品销往国外市场。这就产生了倾销,进而形成了对外贸易。假定日本和美国的汽车生产部门都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各有两家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