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创新改变生活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8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1 创新改变生活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pdf

2.1创新改变生活说课稿-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创新改变生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大家好!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教学理论,我将从教材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下面是我对教材的分析。第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为“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的内容标准为“认识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第二,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创新改变生活》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教学内容,本框由“感受创新”和“创新引擎”两目组成。本框主要论述“如何理解创新”和“为什么要重视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知创新到理解创新。把握创新的内涵,理解创新的引擎作用。也为下一个框题《创新永无止境》做好铺垫。二、接下来我将从学情分析、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分析。从学情来看,青少年处于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青少年的思维发展特点和已有的创新体验为其本课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是由于对创新的理解,青少年学生往往比较局限和浅层次,需要帮助他们形成对创新的全面、理性认识。就知识储备而言,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学生对人类发展史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了一定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待当下中国发展,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国家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担当意识,树立远大理想。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感受国家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2.责任意识: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提升自身创新能力。3.健全人格: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决心,自觉提高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创新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是全面认识创新。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探究式小组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接下来我将从导入新课、探究新知、课堂总结、作业设计、情感升华五个方面说教学过程。1、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观看介绍近期热播网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小视频,感受创新的力量,顺利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导学目标,引导学生自学。环节二: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安排了四个活动。活动一揭开“创新”真面目主要通过相关素材的引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结合素材的分析和教材的学习,学生通过讨论,互相学习的过程,改变以前对创新认识的局限性,总结对创新新的理解,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活动二探索“创新”的意义通过对视频内容的解读,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学生通过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可以较为轻松的理解创新的一些意义,建立了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更有信心。通过“网红公厕”这一新颖有趣的新闻素材,再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共同总结出了“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的观点,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也使得该知识点深入学生内心。活动三,解密“创新引擎”通过对“创新引擎”这一标题的解读,让学生明确接下来的学习任务——“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引擎”代指“发动机”,引导学生集体回答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个重要观点。通过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了解,由此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也感受创新对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在感受国家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体现本节课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活动四,理解“创新”与“改革”的关系通过改革开放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深圳,做为本活动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思维导图的绘制,让学生理解“改革”与“创新”的关系,也让本节课和上一节课《坚持改革开放》建立了联系,有助于整体理解掌握教材内容。环节三:课堂总结以习得为重点,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通过巧妙的板书设计,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采用让学生自己谈收获的方式进行小结。梳理教材知识,深化认识,突破难点。环节四:作业设计利用本校学生的例子,让学生更具亲切感,激励学生逐步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立志做创新型人才。作为课堂作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体现本节课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并布置最新的测试题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与时俱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