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编程课程设计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可视化编程课程设计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doc

可视化编程课程设计-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可视化编程课程设计》课程模块教学大纲教育层次:专科层次、学制三年课程模块号:D6E210A课程模块教学时数:1周学分数:1制订或修订执笔人:周志德完成日期:2004年7月审核小组: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日期:2005年3月课程模块审批通过文件号:锡职院教字[2005]7号第1次修订签发人:谈向群签发日期:2005年3月有效期至2008年3月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设计是计算机类各专业重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学环节。2.课程任务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可视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编程、图形用户界面的开发技术、数据库的一般操作等知识及在可视化程序设计课程中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以小型信息管理系统(MIS)设计为载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可视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编程技巧,使所学知识和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展。二、先修课程模块1.先修课程模块名称1)《计算机应用基础(A)》(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2)《可视化程序设计(A)》或《可视化程序设计(B)》(VisualBasic)2.先修课程模块编号1)B1E111A2)D1E200A或D1E201A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巩固面向对象、可视化程序设计、事件驱动机制的编程思想;2)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控件的使用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控件进行用户界面设计;3)熟悉控件的常用事件,并能正确编写事件过程代码;4)了解多窗体的设计方法;5)掌握简单数据库应用,学会利用数据控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2.能力目标1)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使用可视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编程和上机调试、运行的能力;2)具备设计简单应用程序,合理布局用户界面的能力;3)具备设计简单数据库程序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遵守纪律、掌握进度、思维独立、群体协作等非认知因素方面具备初步的能力。四、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课题方向为小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学生可以选择以下具体课题的子模块进行设计: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班级成绩初始化、学生成绩录入、学生成绩查询、学生成绩统计、学生成绩打印、系统维护等。2.销售管理系统------产品信息管理、员工信息管理、客户信息管理、订单信息管理、销售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和销售员业绩评定等。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员工信息管理、工资管理、考勤管理、考核培训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工资考勤信息查询等。4.图书管理系统------图书信息管理、读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查询、借阅图书、归还图书等。5.自行设计系统。课程设计内容包括课题方案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代码编写、答辩等,共5个部分。1.课题方案总体设计1)根据下达的设计任务书,在分析有关资料基础上,确定课题初步方案;2)拟定系统流程图;2.数据库设计这部分内容数据库的选择建议选用ACCESS数据库。同时,根据学生自身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认识程度,采取教师协助学生完成数据库设计的方法。1)初步确定数据库结构;2)创建用户数据库;3)设计数据库表结构;4)创建表;3.用户界面设计1)初绘图形用户界面草图;2)根据草图和所学的常用控件的知识,拟定界面上所需的控件;3)利用计算机合理布局用户界面,尽可能使得界面友好、美观、有实用性;4.程序代码编写1)划定程序模块,确定具体算法2)编写程序代码5.答辩1)准备设计小结;2)进行答辩五、课程设计时间分配表1教学内容学时数的分配表序号项目学时数(天)备注讲授设计或其他合计1布置准备、阅读资料0.20.30.52系统功能分析与数据库设计初绘用户界面草图0.20.30.53用户界面设计0.20.814程序代码编写0.511.55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0.20.81答辩0.50.5六、学习评价1.形式1)设计能力审评2)编程能力审评3)运用资料能力审评4)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审评5)课程设计小结完成情况审评6)口头答辩2.评分结构表2综合评分结构表序号项目成绩比例(%)1程序设计能力(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编程能力、算法设计、程序质量等)252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成情况(设计进程、书面表达等)303口头答辩(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应变及口头表达等)354其他(考勤、纪律遵守、群体协作等)103.评分等级分优、良、中等、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百分制与等级制的折算方法为:优:90分~100分良:80分~89分中等: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不含60分)七、建议选用教材或讲义及教学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