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路基土石方回填压实施工工艺标准1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1.1路基土石方回填施工工艺流程路基清表测量放线整平压实试验检测分层回填、摊铺压实试验检测第二层回填图1.1路基土石方回填施工工艺流程1.2测量放线1.2.1复核测量:施工前根据设计和监理的交底及交桩成果,先进行测量控制桩点的复核,并将复核成果报监理工程师确认。1.2.2建立测量控制网:根据复核确认的测量成果,用全站仪对路基回填施工段进行控制测量,建立测量控制网。测量控制网应能覆盖整个施工场区。1.2.3根据原地貌高程及路堤边坡坡度系数,放出路堤填筑的坡脚边线,洒上白灰线,便于清理地表。1.3路基清表及路基处理1.3.1如填方区内有水塘、水田时,先用水泵将水抽干或挖沟排水,并进行晾晒。设计若要求挖除淤泥时,应将淤泥清除干1净;若设计要求用片块石或爆破石渣进行挤淤处理时应按要求处理并压实,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1.3.2填方区内的树木、杂草应砍伐干净,树根、草皮采用人工方法或用推土机、挖掘机清除。当基底为耕植土或松土应将基底碾压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1.3.3当填方区范围内原地面有坑、洞、水井和墓穴等,应清除其中的积水,然后用符合填筑要求的填料进行回填并压实。1.3.1在填、挖交界附近的零开挖范围内,应先清除表面的树木、杂草及树根、草皮后再进行压实。1.3.5当山坡坡度为1:10-1:5时,应清除基底表面上的草皮、树根,并进行压实;坡度陡于1:5时,应在斜坡上将基底挖成阶梯形,台阶宽度不小于1m,并向坡内倾斜。1.3.6填方基底处理后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1.1填方材料的选择1.1.1填方材料必须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第1.1.2条的规定和设计规定。不含有机物质、杂草、淤泥和树根,填料应选用含水量适中的粘土、粉质粘土、砾类土、碎石土、砂土、爆破泥岩和砂岩。回填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500mm且不超过铺填厚度的2/3,同时应满足设计的规定。1.1.2施工前应按设计和《土工试验规程》要求对所用的填方材料进行重型击实试验和其他项目的试验,以便确定最佳含水2量、最大干密度及其他设计要求的指标。施工中当填料的性质发生变化时,应按照试验规程规定进行上述项目的取样试验,以便及时掌握填料的变化情况,确保施工质量。1.5回填试验段施工1.5.1正式回填施工前,先在填方区内选择一块较为平坦地段(面积在300~500m2左右)作为土石方分层回填、摊铺、压实试验段。以便了解在现有配置的机具设备,施工方法和现场填料的情况下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标准时的最佳组合方式,以及铺填厚度、填料含水量、碾压遍数等参数,便于指导正式回填施工。1.5.2施工时在试验段四周按10m间距插上竹签或短钢筋,并用红油漆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标出土石方分层回填的松铺厚度标记。竹签或短钢筋的位置应尽量避开机械的行驶路线,以免在施工中被破坏。1.5.3填方材料用推土机或自卸汽车运至填方现场,当采用自卸汽车运送填方材料时,应有专人指挥,按照梅花形进行堆渣,渣堆的间距为1~1.5m。1.5.1填方材料的摊铺:当试验段范围内的填料备齐后,用推土机进行摊铺。摊铺时严格按竹签或短钢筋上标定的厚度控制,并注意将大块料分散,不得集中。1.5.5碾压:填料摊铺完成并将表面整平后用振动碾压机先静压2遍,此时检查填方表面,对出现的局部坑洼由人工配合装载3机用相同的填料进行补填找平,然后进行振动碾压。碾压方法根据现场条件采用进退法或转圈法,碾压时轮迹应重叠0.5m。根据设计压实度要求,碾压遍数可分别选用1遍、6遍和8遍进行试验,并分别测定其压实度和最佳含水量。当其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时即可结束试验。1.5.6记录并整理全部试验资料,提出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施工方法和压实遍数报监理批准,即可作为正式回填施工的依据。1.6回填施工1.6.1回填料应符合前述要求。1.6.2回填采用分层回填方法,其施工方法、分层厚度、碾压遍数等按照试验段所确定的方法实施。1.6.3填方中当采用两种透水性不同的填料回填时,应分段或分层填筑,上层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下层填筑透水性较大小的填料。1.6.1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长度不小于1.5-3.0m的斜坡,碾迹重叠0.5m以上。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5m。1.6.5为保证填方边坡部位的压实质量,应超宽回填0.2-0.5m并压实。1.6.6挖填方交界处、分段接头处填料粒径不能超过0.2m,且不能集中。1.6.7填方区面层(最上层)填土厚度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