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_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_[教案.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3课_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_[教案.doc

第3课_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_[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程标准]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教学思路]从亚里士多德的成长历程开始,认识“柏拉图学院的头脑”和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列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等方面的成就。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形成,认识古代思想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态度及全新的人才观。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地位。[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谈话法和比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环境:思想:行动:著作:影响:批判理念论、提出逻辑学、法治优于人治、“中庸”理论建立吕克昂学园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了解)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柏拉图的思想,那么在柏拉图之后希腊有出现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并且是和柏拉图有着师徒关系的,他就是亚里士多德。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看看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新课学习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1、家庭出身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2、生活经历①17岁时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被称“学园的灵魂”②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利用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提出“中庸之道”。④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雅典再掀反马其顿热潮。亚里士多德成为雅典人控告、仇视的对象。不得不挥泪离开吕克昂学园,并从此陷入孤寂落寞之中,精神受到严重打击。⑤前322年,在卡尔基斯抑郁而终。二、博学家(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科学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1、哲学:A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B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2、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3、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4、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5、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6、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三、评价亚里士多德:①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②“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他系统的论著,分门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局限:①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②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1)哲学思想: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2)政治主张: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国,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五、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①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②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③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本课小结:课标解读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师从柏拉图、教育亚历山大和在雅典讲学。公元前384年,出生于希腊;作为医学世家的后代,具有很好的古代生物学、生理学素养;17岁时,为寻求智慧,他来到阿卡德学园学习;在阿卡德学园,他博览群书,在各个学科都显示出他超凡的才华;亚里士多德对他的老师柏拉图敬重而不盲从,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公元前343年,成为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公元前334年,兴建吕克昂学园,被称为“散步的哲学家”或逍遥学派;提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是一种人生境界。(2)、重要思想: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世界的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