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荒漠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议荒漠化.doc

浅议荒漠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荒漠化的现状、浅谈荒漠化的现状、防治和灾难性影响摘要本文主要是讨论荒漠化这一生态学问题,先介绍荒漠化的概念和成因,其次分析的我国荒漠化现状及防治技术,再讨论荒漠化在其他方面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呼吁从点滴做起,防治荒漠化。关键词:荒漠化1引言我国现状防治灾难性影响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各种因素作用下,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雨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多样性下降或丧失。是直接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种灾难。它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受荒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受气候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千百年来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我国的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荒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1.1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一词是法国科学家和探险家LouisLa-vauden于1927年首次提出,但直到1949年法国植物生态学家和地理学家A.Aubreville的《热带非洲的气候、森林与荒漠化》一书才使得荒漠化现象引起关注[1,2]。荒漠化的定义经197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会议(UNCOD)、199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ED)的修改,最终完善为:“在包括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种种因素作用下,干旱区、半干旱区及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过程”[3]。1994年《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采用了这个定义。沙质荒漠化(sandydesertification)即沙漠化,是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其科学涵意与“荒漠化”是不等同的,“荒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退化,包括: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生物生产力下降等。土地退化可以发生在全球的各个地区,而沙质荒漠化是发生在特定的气候类型区内,指的是已经出现风沙活动(流沙、沙丘形成移动等)的荒漠化土地。[4]1.2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的成因及发展主要受气候干湿冷暖变化等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荒漠化的形成机制有两方面,一是气候干燥、降水量减少和高温等气候条件作用于生态系统脆弱的干旱、半干旱等地区导致的土地荒漠化或沙质荒漠化扩展;二是在生态系统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的垦、滥牧、滥樵、滥采、滥用水资源、滥开矿等土地过度利用及不合理管理等导致的土地荒漠化。研究发现,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已明显超过气候冷暖干湿波动对沙质荒漠化发生扩展与逆转过程的影响[5],人为因素造成的荒漠化比自然状态下的荒漠化高出4倍之多[6]。荒漠化过程导致耕地、草场、林地等可用土地生产潜力、生物产量降低;危害居民点、重要交通、水利工程及其他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侵占可用土地,造成“沙进人退”,加剧土地减少与粮食需求增加的矛盾;破坏当地植被多样性、污染空气等,危害十分严重。2中国的荒漠化2.1中国荒漠化问题按照联合国荒漠化新的定义,中国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也很严重,包括风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及次生盐渍化在内,初步估计总面积为了6.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7.97%。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带沙质荒漠化(简称沙漠化)已从70年代中期的17.6万km2扩大到80年代中期的19.7km2,此外还有潜在沙质荒漠化土地13.7万km2,共计33.4万km2。这些扩大的沙质荒漠化土地主要是在半干旱的草原地带,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地区和草原旱作农垦区,如乌兰察布草原南部旱作农垦区的沙质荒漠化土地从1976年占土地面积的4.4%增加到1986年的8.7%;察哈尔草原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从1975年占土地面积的31.5%增加到1986年的66.1%。河北坝上草原西部沙质荒恋卮?1975年13.4%增加到1986年的24.9%。土壤次生盐渍化所形成的荒漠化土地约6.5万km2,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河套平原及河西走廊西部、塔里木盆地一些内陆河流的下游等地。在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问题也有分布,以江西红壤及花岗岩丘陵地区为例,因流水侵蚀所造成的土地荒漠化面积从70年代的占全省总面积的12.9%增加到80年代的26.7%。贵州省因流水侵蚀,土壤冲刷导致岩石裸露的石山荒漠化面积每年平均以9.1km2的速度在增加,80年代乌江流域石质半石质的石山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8.5%,流域西部的毕节县石山荒漠化面积已占全县总面积的7%。云南省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元谋县因流水侵蚀所形成的荒漠化土地已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0%。浙江西部常山低丘岗地区因流水侵蚀土地退化已达到荒漠化程度的地区占水蚀面积的61%。湖南南岭山区的桂阳县洋市乡流水侵蚀所造成的土地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