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机制创新与实践.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机制创新与实践.doc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机制创新与实践.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机制创新与实践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刘晓一、概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民政部共建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坚持立足民政、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开放办学,2004年通过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2005年以来,学院把推行工学结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实践平台,通过创新机制,解决了制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问题,促进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第一,针对盲目沿用本科压缩课程体系、简单照搬技术培训课程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校内学习与顶岗实习相脱节等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建设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对“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相和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配套”、“校内学习与顶岗实习相一致”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进行了制度安排。第二,针对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盲目应付,企业参与不进、教学资源不足,思想观念封闭、改革动力不足等直接影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资源保障和持续改进的突出问题,建立了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主动创新的制度激励环境,搭建了校企双赢的开放性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了自觉适应变化、不断追求卓越的学习型教学组织。二、实施方案以重构课程体系为切入点,建立高职教育类型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制度,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实施标准;通过全面实施学分制和探索实施项目制,建立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主动进取的制度激励环境,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到实处;以开放教学资源为出发点,建立校企双赢的开放性资源管理平台,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保障;通过推行文化管理,把学院建设成为以开放和创新为大学精神的学习型教学组织,形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竭动力源泉。三、具体成果1、重构高职特色课程体系,完善工学结合培养制度学院按照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突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充分吸收学科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优点,合理借鉴技术培训课程体系的实用性优点,根据岗位任务解构工作过程、根据认知规律重构学习过程,创建了持续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具有高职教育类型特色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应用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建立职业证书课程模块、开发企业订单课程模块、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将校内实训课程化,增强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对顶岗实习的学习任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将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统一称为毕业实践报告,并要求在顶岗实习中完成,形成理论与实践教学相配套、校内学习与顶岗实习相一致,从基础课教学到顶岗实习全过程“为了工作而学习”和“为了学习而工作”的工学结合培养制度,在全院各专业推行。经过4年持续改进,在12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引领下,全院各专业按职业需要和人的发展要求制定培养目标规格,按培养目标规格建立课程体系,制定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7个,整合专业基础课156门,新设专业课程86门,改造原有课程281门,开发公共任选课程143门,建设一体化教室200个,建设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200门,其中《HYPERLINK"http://210.52.82.59/lnjkzh/"\t"_blank"老年健康照护》等11门专业课程和1门公共基础课程《职业人文基础》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全面实施学分制,让学生成为工学结合的内在驱动者基于重构课程体系和全面开放教学资源,学分制改革重点放在拓展选课制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内涵上。让学生在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选时间、选地点,以及在订单模块和顶岗实习中选企业、在学分互认中选学校过程中,增强学习积极性,促进专业结构调整、促进教学资源整合、促进课程内容优化。为此,全院以国家示范建设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为龙头建立了20个专业群,新生入学可以跨群选专业,为满足学生进一步选择需要,全院为学生配备了650名班级导师,已在校园网展示课程1000门,统一跨专业同名课程标准67门,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形成了67个“证书模块”,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开发了37个“企业订单课程模块”,与其他高职院校开通互选课程10门,每天课程安排时间延长2小时、每周课程安排时间延长1天,图书馆、实训室实行全天开放。3、探索实施项目制,让教师成为工学结合的主动实施者相信教师、依靠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将教学建设和改革项目化,并将项目作为教师奖励、评优、考核和聘用的重要依据,把推进项目的重点落实到激发教师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实施过程中的创造性上。学院投入教学项目奖励资金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