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限时训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物理限时训练.doc

高三物理限时训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三物理周末限时训练(一)训练内容:力学+电场训练题型:选择题15个+3个计算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60分。)--2012/11/29时间:90分钟1.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或失重,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2.如图所示,一个小孩从粗糙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3.轿车行驶时的加速度大小是衡量轿车加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一些高级轿车的设计师在关注轿车加速度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加速度的变化率”,用“加速度的变化率”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下面四个单位中,适合做加速度变化率单位的是A.m/sB.m/s2C.m/s3D.m2/s34.A、B两质点分别在各自的直线轨道上运动,图甲是质点A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是质点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A在0~2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B.质点B在0~2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C.质点A在0~1s内的运动方向与在1~2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D.质点B在0~1s内的运动方向与存1~2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5.从三业飞往济南的波音737航班,到达遥墙国际机场,降落的速度为60m/s,然后以加速度大小为5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飞机在第14秒内的位移为A.350mB.180mC.0mD.1330m6.如图所示,用一与水平方向成α的力F拉一质量为m的物体,使它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距离s,若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此力F对物体做的功,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有A.FscosαB.μmgsC.μmgs/(cosα-μsinα)D.μmgscosα/(cosα+μsinα)7.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m/s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F=2N的恒力,在此恒力作用下(取g=10m/s2)1A.物体经10s速度减为零B.物体经2s速度减为零C.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D.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8.如图,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S=3.5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工件滑上A端瞬时速度VA=4m/s,达到B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B,则A.若传送带不动,则VB=3m/sB.若传送带以速度V=4m/s逆时针匀速转动,VB=3m/sC.若传送带以速度V=2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3m/sD.若传送带以速度V=2m/s顺时针匀速转动,VB=2m/s9.如图所示,加装“保护器”的飞机在空中发生事故失去动力时,上方的降落伞就会自动弹出。已知一根伞绳能承重2000N,伞展开后伞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飞机的质量约为8吨。忽略其他因素,仅考虑当飞机处于平衡时,降落伞的伞绳至少所需的根数最接近于(图中只画出了2根伞绳,sin37°=0.6,cos37°=0.8)A.25C.75B.50D.10010.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v/3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pmvB.2pmvC.3pmvD.4pmv11.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B.物体从B点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C.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D.物体从A下降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1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A.m?0.5kg,??0.2215C.m?0.5kg,??0.4D.m?1kg,??0.2B.m?1.5kg,??13.(2011年武汉高二检测)如图13-6-16所示,电子在电场中运动时,仅受电场力作用,其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图中一组平行等间距实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