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doc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姓名:刘云班级:商学院金融1104班摘要:中国汽车保有量约占世界汽车总量的13%,而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交通死亡总数的16%,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总人数就超过10万,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在20年内翻了一番,从1985到2005年的21年间,中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翻了近一番。平均每10万人中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由3.9个增加到7.6个。最后,由于我国的驾驶员培训方法和体系,道路环境状况等各方面因素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汽车驾驶员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养才算合格呢?正文:一、当前机动车驾驶员队伍的基本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机动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驾驶员队伍越来越庞大。驾驶机动车的人已不再是完全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而更多的已成为人们生活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目前驾驶员队伍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非专业,专职驾驶员人数的大量增加,他们的专业技能,文化素养良莠不齐,对交通法规以及各种规章的理解掌握程度不一,很难适应当前迅速发展的道路交通现状。即使专职驾驶员,也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问题,更何况是新手、非专职驾驶人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驾驶员整体素质的差异,又将影响到交通安全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二、交通事故原因概述机动车驾驶员是一项特殊的行业,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通过就安全行车应具备的良好精神状态、心理素质以及如何提高驾驶技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保证安全行车,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交通事故,通过大众的驾驶经历和经验体会到:交通系统是一个人、车、路和环境构成的复杂系统,要保证安全行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协调交通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和谐性。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说是由人、车、路、环境要素失去平衡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成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人的原因,主要是驾驶员、行人等交通参与者行为的因素;客观原因是车辆技术状况、道路状况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等。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是提高交通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如果驾驶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反之如果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驾驶技能差,事故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幅上升,从而危害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安全行车成为摆在我们驾驶员面前的重要问题。深度剖析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一)我国法律不完善现阶段我国法律规定不是很强制,更多的是要人们的自律;农村地区比较分散,警力又有限,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在农村地区超过90%的汽车是三无车辆,即无车牌,无驾驶证,无年检(主要是报费车辆)。对酒驾等引起高发交通事故的行为处罚不规范。(二)我国人民交通安全意识不高常见到人们开车易引起交通事故有以下几种情况:1、酒后行驶2、超速行驶3、疲劳行驶4、在较恶劣路况或天气时行驶5、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交通事故居高不下还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够有关。小学交通安全教育仅占很小部分,且多不做考试要求。中学和大学则基本上不设交通安全课。青少年在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未能打好交通安全意识的基础。(三)驾驶证考试不严、驾校培训不规范。很多驾校培训都是应试教学——驾驶证要求考什么,就教学员什么,而实际的开车操作时间很少。还有,驾驶员考试很不严格——只要你有交警队的“熟人”,打个招呼就能过关,或者直接交钱也能过关,更有甚者,连学都不学,交钱就能买个驾驶证。这样,交警部门就造就了一大批的“马路杀手”,通过这样的方式拿到驾驶证的学员,怎能保证不出交通事故?由此可见,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十余年居世界之首,交警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三、驾驶员安全行车中的心理因素驾驶员是道路交通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安全行车的至关重要因素。要想保证安全行车驾驶员勿必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切勿疲劳驾驶。驾驶员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道路、车辆、行人、环境等原因,会给驾驶员经常造成紧张的气氛,从而会引起心理或生理机能的失调及全身机能下降的现象。当然,它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人在疲劳的情况下,驾驶车辆会感到精力不足、头昏眼花、判断力下降,力不从心,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采取措施缓慢或不当,极易造成交通事故。2.切忌酒后驾车。酒精主要是麻醉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大脑的高级神经活动功能,会使人的感知、尤其是视力、运动能力、判断能力下降。据有关资料表明:酒后开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约占交通事故的6~10%。当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3%时,驾驶员的驾驶能力就开始下降,而达到1.5%时,驾驶能力会下降30%。研究表明:血液中酒精含量达0.6%的驾驶员发生事故的概率为未饮酒驾驶员的两倍,而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