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案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二语文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案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高二语文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案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高二语文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积累与本课有关的文学常识;积累课文出现的词语能力目标理解“百宝箱”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杜十娘等人物抽象。德育目标理解文中杜十娘的悲剧根源,认识封建礼教等思想的危害。教学重点:人物抽象及刻画方法(杜十娘人物抽象的理解)。教学难点:理解杜十娘悲剧的本质。次要教学方法:导读法、分析归纳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课时:1-2课时。教学建议:可安排播放《杜十娘》的有关片断,加深对课文的熟习程度,以便深化讨论分析。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古代青楼中的卖笑女子,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经常出现。对青楼女子的评价历来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自古红颜多祸水”仿佛已成了“男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自古红颜多薄命”仿佛已成了一条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今天我们将一同学习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来看看作品中的杜十娘又是一个怎样的青楼女子?作者又给她安排了怎样的结局?二.介绍作家作品:(此内容可放在课外先生自学)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作者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耳犹,别号“墨憨斋主人”、“龙子犹”,江苏苏州人,明末小说家。其兄冯梦桂为着名的画家,其弟冯梦熊是太先生、诗人,合称吴下三冯。他的代表作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与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2补充:《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卷32。这篇小说是三言当中乃至明代文人创作的“拟话本”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作者冯梦龙(1574~1646),很有才气,曾游戏烟花里,科举不得志,五十七岁才补了一位贡生。冯梦龙是爱国志士,在崇祯年间任寿宁县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落缘由;清兵入关时,进行抗清宣扬,最初忧愤而死。在我国文学史上,冯梦龙是在浅显文学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严重贡献的作家,被称为“全能浅显文学家”。3、过渡到文本鉴赏。大家都知道,一篇小说的成功离不开人物的成功塑造。李朝威在《柳毅传》中塑造了一个反抗夫权压榨,寻求爱情、幸福的龙女抽象,蒋防在《霍小玉传》中塑造了一个温婉美丽、受尽封建社会压榨而不肯屈服的悲剧抽象,元稹《莺莺传》中的崔莺莺出身名门,一度与张生相爱,但毕竟被张生负心背弃。那么,冯梦龙又将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物抽象呢?三、通读全文,在熟习全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划出能够表现人物性情和与“百宝箱”有关的言语。并考虑:1、杜十娘何许人也?怎样理解这个人物。2、“百宝箱”何许物也?此物在文中有何意义?四、先生讨论、归纳:杜十娘人物抽象的分析。1、请同学找出例句加以分析。(引导先生找出阐明杜十娘性情不同方面的句子)如:“浑身雅艳,遍体娇香”写出了杜十娘姿容的美丽;“杜十娘与李甲真情相好,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可看出她的轻财好义,热情和仁慈;“用计赎身”可见其机智、聪明、颇有心计;“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是杜十娘绝望之时的表现,用死进行反抗,可见她的刚强、坚定。2、概括杜十娘人物抽象:美丽(表面描写);热情,心地仁慈(李甲手头越紧,她心头越热);聪明(用计赎身,不露富,考验李甲);刚强、坚定(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杜十娘本是京城名姬,但她不甘心做王孙公子的寻欢作乐的玩物,她的美丽,她的仁慈,她的机智,她的坚贞,都不得不让我们叹服。《红楼梦》中贾宝玉之所以喜欢“在内帏厮混”,是由于他觉得“天地间的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人们不过是些渣滓浊物罢了”。3、归纳李甲,孙富的性情特点。杜十娘确实是一个奇女子,那么她身旁的男人们能否如贾宝玉所说呢?李甲:放荡薄情,庸懦无私,背信弃义的花花公子。孙富:邪淫、卑鄙、狡诈、可耻的奸商。4、教师小结。这些男子与杜十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也让杜十娘的抽象更鲜明的展如今我们面前。到此为止,“杜十娘何许人也”的成绩我们已解决了。接下去,我们来解决第二个成绩:百宝箱为甚么物也?五、先生讨论、归纳:“百宝箱”的意义。1、请同学找出与“百宝箱”有关的言语。(共四周)(1)在赎身过程中,杜十娘拿出了“私蓄”一百五十两银子;在出发前交给李甲二十两作为“行资”。(两者都该当是从百宝箱中取得的。)(2)杜十娘和李甲预备上路时,谢月朗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正不知甚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托,但殷勤作谢而已。(这描金文具正是百宝箱,从“封锁甚固,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托”都让这小小的描金文具充满了奥秘颜色。)(3)甲为“行资匮乏合理愁闷”时,杜十娘开箱拿出了五十两白银。(这一次百宝箱虽然被正面打开,但因李甲“盲目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真假”,导致百宝箱又一次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