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含反思.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含反思.pdf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含反思.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神话”,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三年级下册寓言单元之后,第三次以文体组织单元,编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三篇精读课文和《女娲补天》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提升,也是为本册第七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做准备。其中《盘古开天地》要求学生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学生已学过《羿射九日》,对神话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神话的特点,来帮助学生形成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盘古开天地》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故事中神奇的地方,感受盘古伟岸挺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教学重点,不能机械地处理成分段、概括段意的教学。应让学生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再细读课文提取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根据起因、经过、结果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真实经历文本信息的提炼过程。而引导学生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要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实现。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朗读课文、纠词正音,认识“劈、浊”等7个生字,“睁眼、黑乎乎”等14个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将词语进行分类,通过选词造句、想象、朗读的形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3.借助课文插图,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过程。4.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通过抓关键词、朗读、想象画面,感受其中的神奇。教学重点:1.通过自主朗读课文、纠词正音,认识“劈、浊”等7个生字,“睁眼、黑乎乎”等14个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将词语进行分类,通过选词造句、想象、朗读的形式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内容。教学难点:借助课文插图,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课题1.谈话导入,揭示单元主题引导: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怎样形成的,人类又是怎样诞生的?什么时候我们地球上有了“火”……远古时期,人们为了寻找答案,想象出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故事,这就是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神话”。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谈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位巨人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盘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教师通过质疑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出单元主题与学习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分组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1)出示第一组词语。睁眼翻身斧头劈开撑开累倒精疲力竭四肢躯干血液汗毛①指名读词语,提示易错字的读音:“肢”是翘舌音,“血液”的“血”读xuè。②提问:这三组词语都与谁有关?(盘古),围绕这个人物,结合课文内容,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来说话。预设1:盘古醒来后,翻身坐了起来,拿起身边的斧头向黑暗劈过去,劈开了天和地。预设2:盘古为了不让分开的天和地再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像一根柱子一样撑在天和地之间。预设3:盘古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预设4:盘古倒下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2)出示第二组词语黑乎乎轻而清重而浊缓缓上升下降茂盛滋润雨露奔流不息①指名读词语,提示易错字的读音:“浊”是翘舌音。②引导学生交流:这三组词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知天地分开前、分开时、分开后的不同景象)预设1:第1组词描绘了天地分开前的景象: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预设2:第2组词描绘了天地分开之时的景象:“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预设3:整个天地变成了一个美丽的世界,有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和奔流不息的江河。设计意图:研读关键词语,在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理解和转化。并将词语进行分类,通过选词造句、想象、朗读的形式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3.图文结合,梳理故事主要内容。(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找出对应的课文段落。预设:第一幅图——第1自然段,第二幅图——第2自然段,第三幅图——第3、4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