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三单元9 单元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雨巷****珺琦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三单元9 单元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三单元9单元优化提升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元优化提升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阴谋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两个集团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三个三(1)三次登陆:北非登陆、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2)三次突袭:突袭波兰、突袭苏联、偷袭珍珠港(3)三个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四个四(1)四大盟国:中国、美国、英国、苏联(2)四大战场:西欧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3)四个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4)四个重要文件:《大西洋宪章》(1941年,美、英)、《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26国)、《开罗宣言》(1943年,中、美、英)、《波茨坦公告》(1945年,中、美、英)二、比较两次世界大战eq\a\vs4\al(1.)相同点(1)根本原因相同:都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的结果。(2)战争都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损失;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3)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eq\a\vs4\al(2.)不同点(1)战争的目的和性质不同:一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双方进行的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西斯制度;与之相反,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人民,进行的是以打败法西斯、争取人类安全与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2)影响不同①一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影响是战争灾难,尤其对人类心灵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二战不仅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使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②二战比一战影响更为深刻与广泛,一战后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③一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瓦解,二战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迅速瓦解。④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体系;二战后建立起来的雅尔塔体系是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重性质的体系,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⑤二战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促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迅速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真题练———————————————————1.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国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称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等回答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从为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依据等方面回答意义。(2)根据材料信息“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对日本的军事管制”“中美双方同意”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处置日本、中美合作、以美国为主导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2)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2.材料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摘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