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121页第PAGE\*MERGEFORMAT12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21页会计初级实务复习材料第一章总论一、本章考情分析和最新命题方向1.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在考试中不重要,考分在4分之内,只能出小分题。2.本章最新命题方向:应留意会计核算的四个前提和二个会计等式。二、本章教材新变化对比旧教材,本章内容发生了严重变化,即删除了会计核算的13个普通准绳,将这部分内容移到了中级职称考试中了。之前年度考试,会计核算的13个准绳是本章次要的出题点,大部分分数来源于普通准绳,因而,删除普通准绳后,本章在考试中分数更少了,考生每次复习应控制在1小时之内,把时间放到资产、收入、报表等重点章去,复习效果才好。三、本章重点、难点精讲本章包括三个内容,即会计概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要素预会计等式。(一)会计概述1.会计是以货币为次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会计的基本本能机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会计除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本能机能外,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事迹等本能机能。3.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对象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包括各特定对象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即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等过程。(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前提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活动。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必然是法人。一个法律主体可以包含若干会计主体,一个会计主体也能够包含若干法律主体。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持续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将延续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3.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人为的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等的期间。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之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也能够选择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该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该当折算为人民币。(三)会计要素预会计等式1.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个要素。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财务状态的要素,构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框架;收入、费用及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构成利润表的基本框架。这六项会计要素又称为会计报表要素。2.反映财务状态的会计要素(1)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构成并由企业具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具有以下特征:①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②资产是企业所具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具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③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构成的。(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构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具有以下特征:①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②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构成的。(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求偿还所有者权益;②企业清算时,只需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3.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1)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构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包括偶发事件中产生的利得,如营业外收入。(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3)利润。是指企业在必然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4.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经济业务的发生引发等式的两边会计要素发生变化,有四品种型:两边金额同增;两边金额同减;资产内部的彼增此减;权益内部的彼增此减。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根据。(2)收入-费用=利润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