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最新精编.docx
上传人:森林****io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最新精编.docx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_4.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必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总七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体验科技产品的神奇。2、提高分辨声音的能力,喜欢探索和操作。3、了解录音机的主要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活动准备1、录音机一台。2、磁带:①歌曲或故事磁带一盘。②事先录制好的各种声音磁带一盘。③空磁带一盘。3、画有录音机按钮的卡片。活动过程开始部分:幼儿听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室做好。基本部分:一、引出课题:1、老师按下录音键后和孩子打招呼:“小朋友好。”“老师好。”2、播放刚才老师和孩子打招呼的录音。老师:“谁在学我们说话呀?大家快来找一找。”再放录音,幼儿寻声找出录音机。老师:“原来是它在学我们说话呀,小朋友,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录音机)二、了解录音机的功能:1、老师:“想不想知道它是怎样学我们说话的?”(想)教幼儿学习录音的.操作方法。2、请一名幼儿自己操作录音。(教师帮助)3、游戏《我是小小录音机》方法:两个小朋友一组,每组一张卡片,一人当录音机,一人操作。(可以两人互换角色)4、老师:“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录音机吗?爸爸妈妈用它来干什么”?幼儿甲:听歌曲、听故事老师:“你们喜欢听歌曲还是喜欢听故事?”幼儿:喜欢歌曲、喜欢故事播放磁带①。三、分辨声音:1、老师:“歌曲和故事听完了,老师这里还有一盘磁带,小朋友仔细听一下,里面都有哪些声音?”播放磁带②。2、老师:“刚才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幼儿:汽车喇叭声、拍手声、狗叫声、打鼓声、流水声、钢琴声、小朋友大声喧哗声老师:“这些声音中哪些声音好听?哪些声音不好听?”幼儿回答后教师:“小朋友大声喧哗的声音不好听。以后,我们在室内不要大声喧哗了,大家说好不好?”结束部分:在老师的帮助下,请小朋友每人说一句祝福的话(用磁带③)录下来,送给四川灾区的小朋友。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感受管子的多样性,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乐意大胆探索实验,并根据结果出管子的特性。3、愿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的管子。2、实验材料:黄豆、纸条、手电筒、纽扣、冒险、沙子等。3、每人一张记录表、笔。4、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幼儿回答)教师:是的,这些管子呢,我们要来探索探索,看看这些有趣的.管子它们有什么作用?二、基本部分。1、观察各种各样的管子,了解它们的多样性。(1)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根管子,说说它的外形特点。教师:你们看到有哪些管子?(幼儿回答)请你们每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管子看一看。(2)集体交流各种管子的外形特点。教师:你观察的管子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2、介绍实验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1)教师出示一根管子,引导幼儿进行集体猜测。教师:桌上的东西能不能通过这些管子呢?(2)幼儿亲自实验得出结论并做记录。教师:请小朋友们试一试,并做好记录。3、集体交流实验结果,并迁移原有经验。(1)请幼儿边展示自己的记录表,边说说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大胆表述。(2)通过交流、比较,产生疑问。教师:为什么有的物品能穿过管子,而有的不能呢?:如果管子口比物品大,物品就能通过管子;如果管子口比物品小,物品就无法通过。(3)帮助幼儿迁移已有经验,说说还有那些物体可以穿过管子。教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平时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可以穿过管子呢?(4)管子的共同特性。教师:为什么许多东西都可以通过管子呢?管子哪里是一样的?(幼儿,教师帮助语句)4、帮助幼儿联系实际,知道管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教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管子?它们都有什么用处?(幼儿回答)三、活动结束。教师:好的,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些有趣的管子,知道他们的外形特点,特知道什么东西能进到管子里,哪些东西不可以,小朋友们在家的时候也要多善于观察和发现,并学会记录下来。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3设计思路:色彩在幼儿美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表现出作品的气氛和幼儿个人对颜色的爱好。同一颜色明暗度之间或不同颜色之间的逐渐过渡作为色彩的一种表现形式,一旦被幼儿理解、掌握、可运用于背景、物体的涂色中,使作品更生动、美观,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美感,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时幼儿对颜色的审美感,是依赖直觉体验,大多采用对比明显的颜色相配。该活动围绕“彩虹”,用欣赏、讨论、选择等方法展开活动,是为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来感受彩虹的色彩排列,同时引起幼儿尝试的兴趣、通过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出美丽的彩虹。活动目标:1、知道彩虹是下雨后出现的自然现象,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