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思想品德教育.doc

思想品德教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2页思想品德教育要从知、情、意、行四方面进行王伟平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湖南株洲412001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把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转化为青少年的行为习惯。但是,要实现这个由知到行的转化,必须对青少年学生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实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任何一种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任何一种不良习惯的纠正,都必须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晓之以理”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晓之以理”,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通过能动地接受他人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在掌握一定的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和分辨是非的标准基础上,才逐步形成的。一些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发生偏差,都与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无知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在对学生提出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时,要充分讲清它的目的和意义;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和习惯时,要讲清道理,说明利害,使其明辨是非,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素养,逐步形成道德观念。我校学生中曾一度有乱扔乱吐的坏习惯,学校多次在大会小会上强调制止,有关部门甚至采取罚款等措施,可效果都不佳。后来学校组织学生学习台湾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振东先生的“道德·教育·爱国”的报告。每一个学生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教师抓住时机与学生一同讨论“渍纸的故事”。并提问学生,为什么在日本广岛的亚运会结束时,六万人的会场上无一张废纸,而我们中国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旗后,竟是满地废纸,到处乱刮。学生们深深地意识到我们的差距,并发誓痛改自己的不良习惯,努力学习,为国争光。很快,学生中形成了一股“一举为善,天下为善”,“万事从小做起”,“捡起一张废纸,就是爱国的开始”的热潮。一时间,偌大的校园见不到一张废纸。二、“动之以情”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仅仅满足于喋喋不休的讲道理,也是不能奏效的。事实证明,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只有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时,学生才会对它的正确性坚信不疑,愿意用它来约束、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晓之以理”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动之以情”。联系学生已有的感受,设法打动学生的心,使其产生仰慕良好的思想品德、厌恶不良的行为习惯的感情。三、“持之以恒”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保证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与批评,对于有的学生只能产生一两天的效果,而有的学生却能坚持始终。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坚持督促自己不断地去实践思想品德方面的信念,并最终形成行为习惯。因此,教师还必须教育学生“持之以恒”,注意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应当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坚强意志的榜样;鼓励学生实践信念的信心和决心;组织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比如,在教育学生遵守纪律、树立良好的班风时,首先,要求学生不违反校规校纪,不扣班级一分。对坚持的好,有进步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操行评“优秀”。然后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到,争创“优胜班级”、“模范班级”。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控制自己,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这样,学生在持续的循序渐进的意志锻炼中逐步增强了自我控制能力,争创了“优秀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四、“导之以行”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品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必须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人格绝不是,靠所听到和所说的语言,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因此,教师在思想教育中,还必须“导之以行”。勤奋学习的品德只能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并体现出来,热爱劳动的思想只能在劳动中培养并体现出来。总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个方面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不注意讲道理,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必须这样做、不准那样做,学生就可能把这种要求当做耳旁风;不注意转变学生的情感而一味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学生就可能无动于衷,甚至南辕北辙;不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学生就会出现反复,屡教不改;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就会言行不一致,口是心非。只有将四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打开学生心扉,开去思想品德教育大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