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4页构建地理健康心理素质,挖掘学生地理学习潜能——《学科教学策略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成果之一龙永忠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524048)摘要:本文阐述地理教学中如何转变学习地理的思想、对学生的科学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体验、学习地理的方法等方面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的信心,最终达到挖掘学生学习地理潜能的目的。关键词:自信地理潜能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和信心是影响学生在该学科的学习动力保证并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根据一些相关调查显示:中学生对地理的兴趣随着年级的提高呈递减趋势。中学生的年龄正处于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智力与认知能力发展成为增长的趋势。对地理的这种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与学习的智力与认知能力的发展是相悖的。由此可见,挖掘学生地理潜能,培养学生对地理的信心是教师地理课堂教学中重要任务。只要充满自信,努力奋斗,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在某些领域有所成就。同时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几点认识。一、转变思想,培养自信要学生对地理自信,首先要从事地理教育的教师有自信。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地理科在中学乃至社会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在中学课程里被作为副科中的副科看待,诸多学校的地理随便安排一个非地理专业人员来教,有些中学地理专业教师自己本身也不重视地理教学。这些都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转变思想必须从我们地理教师开始。其次,地理教师让学生了解地理,让社会了解地理,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不仅是学生升学的保证之一,还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自身学好地理的潜能。再次,地理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教育家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互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作为这个活动中的主体之一,他(她)有自己的情感取向,如果对这个活动中的作为另一主体的学生对教师存在排斥趋向,那么,这个活动就不能继续。爱学生要关心学生,尤其是“潜能生”,“潜能生”平时很难听到教师或同学的夸奖,对他们来说受责备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就使得他(她)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作为不受社会重视的地理就更不能得到他(她)们的关心了。所以,作为地理教师对“潜能生”更要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这对“潜能生”来说,就意味着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新其师,受其道”,对培养学生的地理信心和心理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二、科学评价,树立自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产生愉快、积极、向上的情绪,信心得到不断增强。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题,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采取简单粗略的评价,学生对地理学习就会逐渐丧失信心。况且地理知识在编排上,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一开始都是较难且抽象,初一学生刚接触的就是地球、经纬线等知识;而高一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宇宙环境》,涉及较多的空间概念,如地球的运动中有黄赤交角、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内容,这些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有较密切的联系,而物理的相关知识学生还没开始学,所以,地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较难入门的。如果学生在出现答错题或提出的问题不中肯,教师就给予全盘否定,就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地理,对地理完全失去信心。所对学生的问题的评价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也要因人而异,对一些“潜能生”根本无法达到优秀的成绩,只能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拿现在的成绩与原来的成绩比。如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5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客观地评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又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树立自信。三、体验成功,增添自信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缺乏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坎坷及生活的磨炼,缺少韧性,往往经受不起大的挫折。多次的失败很容易使他们对某种希望或趋向失去信心。而适度的成功体验往往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去拚搏、去奋斗,激起他们对这种希望或趋向的执着。在中学地理中,如高中地理,一开始就碰到《宇宙环境》一章,这是高中地理知识最难的一个单元,如果学不好这一单元,就入不了地理的门,学习地理就容易丧失信心。所以,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控制好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