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设计.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设计.docx

人教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设计——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四节”◆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学生◆目标预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内外部各圈层的划分和名称;(2)尝试: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划分地球内部圈层;(3)掌握: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4)了解: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具有圈层结构鸡蛋、荔枝等的切面图片,引出对地球也具有圈层结构;(2)通过图表资料,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结构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的情趣;(2)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教学重点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界面、地壳厚度变化规律;2.外部圈层的划分、特点与重要性;◆学生学习过程可能出现的难点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2.地幔及软流层和岩石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工具PPT、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主要教学技能: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绘图法◆教学过程《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过渡:同学们,前面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以外的宇宙环境。这一节课,我们将目光转回到地球上。展示图片: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两张图片,它们分别是(荔枝、鸡蛋)没错,它们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荔枝和鸡蛋的切面图。它们的结构都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它们都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对吧?引出主题:预习过课文的同学都知道,地球也有类似的圈层结构,那同学们想了解地球先生的身体结构吗?怎样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我们将分别从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两个方面由里及外地探讨地球圈层结构的构成。(PPT展示课题)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非常轻松的回答出图片是荔枝、鸡蛋、奇异果,能看出它们都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用生活中常见的鸡蛋、荔枝作为引子,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便于学生对地球内部圈层的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A地球的内部圈层B地球的内部圈层C地球的内部圈层D思考:我们人类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者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呢?数据:1.目前,世界最深的矿井不过3千米。2.目前,最深的钻井是12.260千米,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3.地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km物质到地球表层。4.火山喷发能将地下几百千米的岩浆泛到上层,但最深不超过450km。显示地球半径数据:地球非常庞大,她的半径大约6371.004千米。(这个数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距离的平均值。)结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数据相对于地球的半径来说,非常的渺小,如果把地球喻成一个水煮蛋(PPT展示图片),那么这些方法所能研究到的深度相当于蛋壳的厚度.,所以,这些方法都不能把地球最深处的地心的信息传递出来!学生思考、讨论。(钻探、挖井、火山喷发的岩浆)通过显示地球巨大的半径,让学生思考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取地球内部信息,引导学生回答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问题: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地震波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研究主要借助于地震波。划分依据:地震波1.含义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或在同一轴的波。对地面的振动是上下颠簸的。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对地面的振动是左右摇晃。◇活动一:“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完成表格。纵波与横波的性质:名称传播速度传播介质共同点纵波较快固体、液体、气体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改变横波较慢固体问题1:地震发生时,在震中,地面上的人有何感觉?水中的潜水员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参考答案)震中地面上的人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因为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水中的潜水员只是上下颠簸,因为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我们可以看到地震波速度在某些深度发生突然的变化。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的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界面叫做古登堡界面。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