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专版)中考物理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课件-人教级全册物理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聊城专版)中考物理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三 实验探究题课件-人教级全册物理课件.ppt

(聊城专版)中考物理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三实验探究题课件-人教级全册物理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三实验探究题重点类型突破(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的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3)小明接下来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你认为小明接下来的操作是将纸板的F部分沿ON向后折(或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4)若入射光线沿ON入射,则反射光线沿着(选填“靠近”、“远离”或“沿着”)ON反射,反射角等于0°(选填“0°”或“90°”).(5)在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思路点拨】(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垂直;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2)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50°时,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30°、50°,而70°,6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3)将纸板的F部分沿ON向后折(或向前折),看其上是否有反射光线,转动后,若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4)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5)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备考指导押题训练①小刚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小刚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他在ON的另一侧观察到了反射光OB.接着他让白纸沿ON折叠90°,这时他只观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光在纸上看不到了,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小明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探究,他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玻璃板按如图乙所示进行实验.①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②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也顺利完成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③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1)①小刚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的目的是在白纸上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让白纸沿ON折叠90°,这时他只观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光在纸上看不到了,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①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②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这样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和物的大小;③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前后两个面分别成了像.2.[2017·夏津一模改编]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5)如果实验中发现无法让电池B与电池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6)该实验最好在较昏暗(选填“较昏暗”或“较明亮”)的环境下进行.(7)如果实验中发现电池A在玻璃板中的像很不清晰,此时可采用的措施是(A)A.照亮电池AB.照亮电池BC.照亮玻璃板(8)你认为把玻璃板和电池放在方格纸和白纸上做实验,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方格纸更好一些,这样可以更容易确定像和物的位置关系.(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较薄玻璃板;实验中选取两节相同的电池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2)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池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3)因为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所以把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物大小相等,所以将电池A朝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电池A的像的大小将不变.(5)玻璃板如果没有竖直放置,像不在与水平面垂直的面内,电池B不能与电池A的像完全重合.(6)在较昏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可以使成的像更清晰.(7)要使电池A的像清晰度增加,应增大电池A的亮度.(8)使用方格纸更容易确定像和物的位置关系.3.[2018·德州预测]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5)在图丙中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下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