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新课程新增《论语》十二章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译文】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点评】也有译作“早上明白了道,晚上死了也可以”,总觉得太狠,学识诚可贵,生命价也高。“死”作为动用法,译作“为……而死”更好。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喻:明白,通晓,这里译为“懂得”。于:对于。【译文】君子对道义通晓(看重),小人对利益通晓(看重)。【点评】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君子重义,小人重利;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译文】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点评】这句话成为后世儒生修身养德的座右铭,毛岸英的爱人教刘思齐,名字就从此句而来。初中所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此意。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恰到好处,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文雅的样子。【点评】对这句话的理解,大可指文化,小可指修身,还可指文学、艺术等等。比如用来谈表演,“质胜文则野”如同演小品,“文胜质则史”如同看春晚,“文质彬彬”那是看歌剧了。一天,孔子在家闲坐的时候,对他的儿子孔鲤感叹地说:“君子不可以不学习的,与人会面不可以不修饰,不修饰仪容就会显得不整洁,仪容不整洁就显得对人不尊重,对人不尊重就等于失礼,失礼就不能立于世。”他接着说:“那些站在远处就显得光彩照人的,是修饰得有整洁仪容的人,与人接近而让人心中洞明的,是胸中有学问的人。就像地势低洼的地方,雨水聚集在那里,就会长出水草,从高处看,谁会知道这不是从地下喷涌出来的泉水呢。”孔鲤听完以后,问道:“那么父亲的意思是说君子一定要善于修饰自己了。可是您不是经常教导我说,君子只要保持本质就可以了,不需要讲究文采吗?”孔子说:“鲤呀,你还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文采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文质彬彬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如果一个人过于质朴,缺少文采的话,他就会显得粗野,流于粗俗,但是也不能太讲究文采,如果一个人太过于追求文采,文采多于质朴的话,他就会流于虚伪、浮夸。”“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什么仁德的。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这才是个君子啊。”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且意志坚毅,因为他任务艰巨而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不是很遥远吗?”【点评】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这句话说得悲壮,总让我想起屈原的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让我想起诸葛亮、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7.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译文】(做事)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半途而废停下的;(做事)好比用土平地,即使才倒下一筐,如果能继续做下去,那是我坚持不懈做成的。【点评】进退成败都在自己,不要把进退成败的原因归于外因,而要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体味成语“功亏一篑”的意思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译文】有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有忧愁;勇敢的人,面不会有所畏惧。【点评】我做不到“不惑”,常常犯迷糊;但我能做到不忧不惧。只要能做到宽容大度,就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又有何惧?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司马牛请教如何去做一个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不大明白,接着又问:“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称作君子了吗?”孔子的回答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就是说,如果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当然,君子坦荡荡,不仅是一个行为端正的问题,同时也来自于人的内在品德。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仁爱、智慧和勇敢。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人如果有着一颗博爱之心,有着高远的人生智慧,有着勇敢坚强的意志,那么他就必然会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而心底宽广、胸怀坦荡。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译文】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点评】处理人际关系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