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doc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课程标准】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国民革命时期黄埔军校创建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史实,感知大革命的时代特征。识读“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学会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理解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书指导,设置“小小擂台”等内容,了解黄埔军校对中国近代革命的贡献。结合“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设置会议场景模拟,体现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过程。通过观看《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视频资料和讨论,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概括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国民革命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中国走向进步的重要历史事件,在国民革命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明确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初步认识它的本质。[教材分析]本课讲述的是1924-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的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本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课选取了国民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历史事件——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大革命时代。本课最后一目“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反映了它是蒋介石在屠杀人民的血泊中建立起来的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权,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本课重点]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本课难点]让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北伐战争进军形势图”,理解南京国民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呢?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国民革命歌》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新课: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通读课本第一目,勾画以下知识点:黄埔军校的全称、创办时间、领导人、性质、特点和影响。2、出示材料中国共产党在“二七”失败后认识到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中国的革命引向胜利。3、国民革命的前提: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4、黄埔军校创办的概况(黄埔军校的全称、创办时间、领导人、性质)。5、出示黄埔军校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结合课本孙中山语,思考黄埔军校的最大特点,对革命有什么贡献。1、学生自学并勾画。结合课本孙中山深感改组国民党、寻求新的革命道路的重要性。学生回答:国共合作。学生回答。学生回答。过渡黄埔军校的创建为国民革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学完第二目我们就有了全面地认识。二、“光荣北伐武昌城下”1、通读第二目,勾画北伐战争的兴起,过程和结果。2、“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分析北伐战争的目的。3、结合北伐战争形势图,介绍北伐战争的过程。4、想一想:叶挺独立团及其隶属的第四军为什么被称为“铁军”?5、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1、学生自学。学生回答: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湖南、湖北(吴佩孚)——东攻江西(孙传芳)——北上(张作霖)学生回答。5、学生讨论。过渡就在北伐形势一片大好,国民革命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随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让我们一起学习这段历史。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蒋介石为什么发动四一二政变?想一想: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但是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我们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讨论。4、学生回答。小结出示国民大革命示意图:1924年1月1924年5月1926年7月1927年4月12日1927年4月18日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提发展高潮转折失败作业学生独立完成《金榜学案》中考链接:影片《西安事变》中,蒋介石和周恩来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曾共事于()A.北京大学B.工农革命学校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张作霖B.吴佩孚C.孙传芳D.袁世凯3、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从珠江流域打倒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A.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B.雄赳赳,气昂昂C.打倒列强,除军阀D.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非选择题:图一图二图一中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那所军校?图二是国民革命中哪次战争的进军形势图?打击的对象是谁?说说图一与图二之间的联系。板书设计:前提:国共合作(1924、1)发展:创办黄埔军校(1924、5)高潮:北伐战争(1926、7)转折:四一二政变(1927、4、12)失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92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