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_图.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_图.pdf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_图.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懂得爱、学会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选用的一篇杂文、两篇随笔,均以思想深刻、思维缜密、表达形象著称,若能认真推敲,定会发现字字闪耀着智慧的灵光。这对于由于理性思维缺失而导致的思想平庸、认识肤浅的高中生来说,无疑是一剂治疗其思想软骨病的良药。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一文,从哲学高度、理论上分析父爱、母爱,会给较少接触西方思维方式、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的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也能引导他们把自己对于父爱、母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这显然是有助于提升他们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教学目标1.提取关键词句,理清文章思路;2.解读重要语句,把握文章主旨;3.学会质疑探究,力求读出自我;4.珍惜父爱母爱,理性成熟地爱。教学重难点1.掌握筛选信息、把握文章要点的方法;2.学会在语境中理解重点句子。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入爱1.歌曲导入:和大家分享一首我很喜欢的歌曲,《真的爱你》。2.我们愿意相信惠特曼说的: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所以这应该是母爱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来自大洋彼岸、有着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美国当代哲学家弗罗姆是如何看待母爱乃至父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二、速读;感受爱1.浏览全文,找出每段的关键词、关键句,概括每段的大意:学生在8分钟内完成任务后交流,教师总结,(PPT显示)第一段:婴儿爱自己,没有爱别人的能力;第二段:孩子感受到母爱;第三段;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唤起爱,有爱的能力;第四段;爱的对象的由母亲转移到父亲身上;第五段;母爱是无条件的,通过努力获取的爱是往往让人生疑;第六段:父亲代表思想世界;父亲是给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第七段;父爱是有条件的;第八段:母亲、父亲都希望孩子最终脱离自己;第九段;成熟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第十段:综合父母亲是成熟的标志。2.加上恰当的词语,把上述内容改造成一段话,就是对本文的内容提要。(PPT)答案示例:婴儿是自恋的,稍大,他能感受到母爱,却没有能力唤起母爱。少年时代的儿童能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感觉到自己爱的能力,并试图创造爱。与此同时,他爱的对象由母亲转移到父亲,因为母爱是无条件的,代表自然;而父亲代表思想,父爱是有条件的,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等他拥有了母亲的良知而想爱,拥有父亲的理智和判断力而会爱的时候,他就拥有了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3.温馨提示:提取关键词、关键句,重新组合,把一大片读成一条线。三、细读,明确爱浏览1.精读。浏览第四、五、六、七段,找出表现母亲、父亲的爱的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余者思考:题目中心语是“爱”,题目明确告诉我们文章写了三类爱,父爱、母爱、孩子对父母的爱,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并小结。(PPT显示)孩子从刚开始的只能感受爱、被人爱,到后来的创造爱、爱别人,是孩子爱的能力发展的见证;母爱是无条件的,代表自然世界,给予孩子安全感;父爱是有条件的,代表思想世界,有原则的。从感受母爱到寻找希望得到父爱,是孩子爱的对象的发展;最后孩子在父母之爱完善自我。2.思考:文章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它们的区别在哪里?(PPT)答案示例: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强调的重点都在后一句,所以语序的不同,反映了两种爱的原则强调的重点的不同。“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比被爱更重要。”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所以作者认为,“我爱人”的原则比“我被人爱”的原则更成熟。3.和传统的阐述爱的文字比较起来,本文的观点有何新意?(1)教师提供作者的创作心语(PPT显示):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弗罗姆《〈爱的艺术〉前言》(2)学生讨论交流:上述文字告诉我们什么(3)教师点拨小结(PPT显示):作者认为,爱是一种情怀,但更是一种主动的能力,因而它像其他艺术一样,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这种观点一反传统的认为爱就是如何惹人爱,即把爱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