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一年级语文课件.docx
上传人:Jo****34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一年级语文课件.docx

苏教一年级语文课件.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一年级语文课件苏教一年级语文课件苏教一年级语文课件应该怎么设计?课件是具有共同教学目标的可在计算机上展现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素材的集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苏教一年级语文课件,欢迎大家阅读。苏教一年级语文课件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一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会8个生字,认识笔画。2.懂得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从小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才能有所创造。3.注重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等。教学重难点:创建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懂得课文的意思。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录音机、图片或投影片等;学生各准备一张16K的白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上节课初读了课文,会读了吗?敢和“录音”比赛吗?2.录音范读(要求认真倾听)。3寸旨定学生读课文,和“录音”比赛(巧妙检查复习,相机引导评价)。二、愉快学习,主动求知1.播放录音让学生边听边学。2.让小朋友边读课文边想一想,各人读懂了什么?(小声读,读几遍)3.分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说说自己不同的意见。(教师参与小组平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4.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工人、农民、学生、科技者等“做工”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提问,尝试回答。5.实物创设情景.积极导思,突破难点。展示本校中高三级学生的手工制作、图画等,虐发思考:这主要亮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动手动脑皂造三夹芝》三、动手动脑,做中活学1.小朋友们!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新的比赛:同学们课前准备好的一张白纸进行小创造,比比谁能干(提示:折一折或画一画均可……)2.选部分同学的“小创造’通过投影展示,均给予充分表扬;强调手、脑并用。四、表演朗读,尝试背诵1.问题引读:人有哪两个宝?怎样用好这两个宝?2.学生离开座位,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情,自由发挥。3.尝试背诵,边背边表演。4.边背诵边表演比赛。5.全体学生有感情地齐背,并录音。6.播放学生背诵的录音,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喜悦。五、课外延伸,情趣盎然1.边背课文边表演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2.动手又动脑:创造一件小物品存入自己的“档案袋”。苏教一年级语文课件2【教材分析】《忆江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第八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如火如荼的春花,澄碧温莹的春水,不仅唤起人们对江南湖光山色的向往,更引起大家对祖国河山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同时,“词”这种题材在小学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教学理念】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提出了每学年背诵优秀诗文不得少于60篇的要求。由此可见,使孩子们潜移默化的陶醉于其中从而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3、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4、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重难点】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这首词写作背景资料、李白写的其它有关古诗词。2、教师准备配乐朗读的古筝曲及《忆江南》歌曲。【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释题入情1、背诵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江南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曾写下赞江南的诗词,谁愿意把你积累的诗词背一背?(指3至5名学生)教师对学生背诵情况做总结。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情况,创设古文学习情境,使学生对江南有初步的印象。2、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家喻户晓的名篇《忆江南》,同时认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板书课题)通过你们的预习或搜集的资料,你对词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教师小结: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词牌名它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关系,作者只是以谱填词。而白居易的这首词,内容恰与词牌相吻合。此时他身在洛阳,写的又是自己对江南春色的记忆,也许这正是作者选此词牌来抒发自己江南情节的用意所在。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