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6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经》教学设计.docx

《诗经》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经》教学设计《诗经》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诗经》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理解三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2、了解《诗经》概况、代表作及其赋比兴的手法。教学重点: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背诵课文,默写名句。教学难点: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语由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导人新课。学习重点: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古体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二、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诗经》,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们生活的“国风”为主,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家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叙事。“比”:借物托情。“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三、全班齐读三首诗1、(诗中生僻字、难读字比较多,学生诵读比较困难。)2、老师范读,要注意诵读节奏:本文三首诗歌基本上都是四言诗歌,每句两个节拍,节奏整齐。四、板书正音第一首《卫风氓》氓:méng蚩:chí愆:qiān将:qiāng垝:guǐ垣:yuán筮:shì咎:jiù于:xū说:tuō组:cú汤:shāng渐:jiān罔:wáng靡:mǐ夙:sù咥:xì隰:xī泮:pàn第二首《秦风无衣》泽:zé戟:jǐ偕:xiě第三首《邶风静女》邶:bèi姝:shū隅:yū见:xiàn踟:chì躕:chú娈:luán炜:wěi说:yuè怿:yì归荑:kuìtì洵:xún五、作业:读背课文《诗经》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了解关于《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2、分清《诗经》中特有的语助词和语气词,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词义与用法。3、把握女主感情的变化,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4、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忠贞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情操。5、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落实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鉴赏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理解体会诗歌表达的“怨情”,准确把握女主的感情变化过程。教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启发法、多媒体展示法。一、《诗经》相关常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诗经六义:风、雅、颂(体裁),赋、比、兴(艺术手法)。四言诗,朗读节奏:二二拍。二、歌曲导入1、课前播放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大家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这首歌讲述的是一对情侣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特别是那句“爱你/想你/怨你/念你/深情永不变,难道你不曾回头想想昨日的誓言”,缠绵凄恻,令人动容。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将要把我们带入古代一个缠绵凄恻、充满怨情的故事里去。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她和他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由于年代久远,要进入这个故事的话,需要我们先用现代汉语将这个用上古文言记录的故事破译出来。下面,进入破译关。听朗读录音,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与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听朗读时用心体会女主情感的变化。3、播放录音后用多媒体显示重点字词的音、义。氓之蚩蚩、夙兴夜寐、垝垣、自我徂尔、汤汤、渐车帷裳、靡、口至、隰则有泮、于嗟鸠兮、犹可说也、载笑载言、体无咎言、匪我愆期、尔卜尔筮、以我贿迁、三岁食贫、将子无怒、无食桑葚。重点:学生找多音字,教补充:将、裳、渐、载通假字:匪、无、于、说实词:氓、夙、寐、靡、体、咎、愆、筮、贿、食贫、嗤4、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变化。5、这是一首叙事诗,大家注意找出叙事线索。叙事线索是什么?6、明确:女子的感情变化。具体来说就是女子的怨情变化。7、下面我们进入故事来看,怨情变化的过程。三、赏析课文1、男生齐读第一、二段,女生讲述其大意。2、这时女子的怨情还没有出现,她追忆当年恋爱的甜蜜,幸福感洋溢于字里行间。3、这时女子的性格:热情、温柔、痴情。4、男子的性格:看似忠厚老实:抱布贸丝——醉翁之意不在酒。5、女子是否答应?为什么?6、明确:没有,因为在古代,男女婚姻,必须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才能算正当的被认可的婚姻。但是,女子与氓约定“秋以为期”,并且“将子无怒”,充分体现了女子的温柔。7、第二章,女子开始了又喜又忧的相思。“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望穿秋水,泪雨阑珊···笑靥如花——瞬息间的喜怒哀乐,只为意中人的来去变化不定。短短十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