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2006-2007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授课对象:主讲教师:教师所在院、系:选用教材:学时/学分:MRPII/ERP专题信管03(1-3),信升0501张立涛管理学院信管系《ERP原理·设计·实施》罗鸿编著64/4.0山东理工大学教案编写说明教案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本门课程每次课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编写说明如下:1、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2、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将授课的内容按章、节或主题,有序的进行设计编排,并标以“*”和“#”符号以表示重点和难点。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指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教学手段指板书、多媒体、网络、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4、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5、参考资料: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6、首次开课的青年教师的教案应由导师审核。7、鼓励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8、所有开课课程必须按此标准编写教案。山东理工大学教案第1次课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主要内容:课程导入:由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引申引出企业资源计划。本门课程的内容简介:突出重点和难点;说明:第一章作为自学和最后的案例教学,课程讲授内容从第二章开始。授课内容:第二章ERP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1基本MRP*2.1.1库存订货点理论*#2.1.2物料需求计划理论2.1.3产品结构2.1.4MRP的特点及逻辑流程2.2闭环MRP闭环MRP的特点及计算流程图2.3MRP-II2.3.1MRP-II的特点及逻辑流程图*2.3.2MRPⅡ管理模式的特点2.4ERP的形成2.4.1MRP-II的局限性*2.4.2ERP的定义2.4.3企业供应链*#2.4.4ERP同MRPⅡ的主要区别2.5ERP的未来—ERPII2.6ERP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重点及难点总结:本节的基本理论较多,但均为授课重点。难点是物料需求计划理论和ERP同MRPⅡ的主要区别,这是理解ERP形成和发展的两个基本点所在。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有关ERP形成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2理解MRP-II的局限性;3重点掌握ERP的定一和ERP同MRPⅡ的主要区别。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引导为辅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与黑板板书结合讨论、思考题、作业:作业:MRP、MRP-II和ERP的比较参考资料:陈庄等编著,《ERP原理与应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刘伯莹等编著,《MRPⅡ/ERP原理与实施》,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注:教师讲稿附后山东理工大学教案第2次课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主要内容:复习:第一次课的重点内容:ERP形成的三个基本阶段;ERP的三个重要层次。作业:抽查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正确答案。课程导入:进一步认识ERP,引入本节课的基本概念。课程内容:第三章ERP的有关基本概念(1)3.1物料编码*3.1.1物料编码的概念3.1.2物料编码主文件(库)*3.2物料清单(BOM)3.2.1物料清单的概念3.2.2物料清单的画法3.2.3物料清单的作用#3.2.4虚拟件:意义、作用3.2.5制造物料清单和设计物料清单的区别重点及难点总结: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需要掌握ERP的有关基本概念。有些概念一开始接触会感到比较抽象,需要配合一定的示例来讲解,且随着学习的逐渐推进,在后续章节中,这些抽象的概念会逐渐变得清晰具体起来。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物料编码和物料清单的概念、画法及作用;2、掌握虚拟件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与黑板板书结合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P91:2、4预习:其他概念参考资料:陈庄等编著,《ERP原理与应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03年。刘伯莹等编著,《MRPⅡ/ERP原理与实施》,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注:教师讲稿附后山东理工大学教案第3次课教学课型: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技能课□其它□主要内容:课程导入:简单回顾上次课的物料编码和物料清单的概念基础上,说明还有其他一些概念。课程内容:第三章ERP的有关基本概念(2)3.3工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