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岳麓版][宗师级司令].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3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岳麓版][宗师级司令].ppt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岳麓版][宗师级司令].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课课程标准温故知新(3)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时灭六国,一统天下。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建立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的两大标志军政大事,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3、建立地方官制——郡县制P9材料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思考: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认识。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是,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对大的独立性。诸侯掌握了封疆内的用人、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使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随着诸侯与周王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转变成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必然结果。郡县制的推行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历史作用。郡县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听命于中央,地方上没有什么特权,缺少独立性。其弊端在于便利了最高统治者的专权,为秦朝的暴政创造了条件。1.辖区划分依据不同: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按地域划分。三公九卿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概念: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对应。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习题1、秦始皇在中央同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其直接目的是:A确立皇权至高无上B削弱地方权力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防止大臣专权3、郡县制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5、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栽!”秦始皇因此而废除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6、《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说明皇帝制度的最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下级服从上级C.皇帝独尊D.皇帝拥有最高决策权7、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后期的分封制相比是一项巨大的进步,主要是指郡县制A.扩大了疆域B.促进了民族融合C.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力D.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8、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立太尉一职,但是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有利于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可以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暂时缺乏可以委以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郡县制既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秦朝却很快覆灭了?柳宗元回答说:因为秦朝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群众,“人怨于下”,所以,一呼百应,揭竿而起,一下子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他的意思是说,秦王朝的灭亡在于严刑峻法激起人民怨恨,并不是郡县制度不好。你认为柳宗元的看法对不对,为什么?答案一:柳宗元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巩固国家的统一,郡县制的推行有着历史的必然性。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沉重的徭役和赋税、残酷的刑罚将农民推上了绝境,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答案二:柳宗元的看法是不正确的。理由,例如废分封使秦始皇孤立无援等等。(还可以多举例,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突出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独揽国家的政治、经济、司法和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内部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矛盾,主要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另一个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即:从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始终贯穿着这样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斗争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主要政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