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3.4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章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x

第一章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经典教学教辅文档.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1.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自主预习思考分析一个区域的特征,主要从哪些区域要素进行说明?答案①地理位置;②自然条件;③社会、经济条件。(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1.资料收集的方法(1)直接收集法:通过对区域的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2)收集法:通过会议、座谈、或查阅报纸、杂质、书籍等收集资料。2.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1)定性的方法:指对区域内的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图像展示和等。(2)定量的方法:指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3)综合的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三)活动实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差异1.收集资料:收集上游贵州省、中游湖北省、下游上海市区域发展的有关。2.整理分析:根据所收集的资料,通过等直观形式对这三个省市进行分析和比较。思考如果你是一名水利工程师,要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应对哪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答案(1)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3)国防安全等方面。合作探究(2)影响该地区房屋坐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采光。(3)该地区每年农作物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台风灾害多。(4)该地理兴趣小组收集资料和探究该区域环境特征的方法分别是什么?答案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分析区域差异的步骤和方法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迁移应用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状况(2)根据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图表等直观形式对这三个省市区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①绘制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GDP总量柱状图。答案绘制三省市的GDP总量柱状图②绘制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产业结构饼状图。答案绘制三省市的产业结构饼状图(3)通过分析和比较,你认为这三个省市分别处在什么发展阶段?答案通过分析和比较,这三个省市分别所处发展阶段如下表所示:主要问题课堂训练当堂检测巩固反馈一中学生利用暑假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并对此作了如下一段文字描述:房屋多由晒干的泥块构成,多呈坐北朝南形式。农民为减少荒歉的危机,在耕地上栽种众多的作物。作物以冬小麦最多,其他还有谷子、甘薯、棉花、芝麻、花生、大豆等。据此回答1~2题。1.该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A.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B.间接收集法、定量的方法C.直接收集法、综合的方法D.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2.该文描述的是哪一个平原的人文景观()A.松辽平原B.黄淮海平原C.河套平原D.江汉平原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学生对家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地理事象进行了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应为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根据种植的农作物可推知描述的农村景观应在华北平原,该地区冬季多吹偏北风,房子呈坐北朝南形式是为了采光、背风;华北平原位于温带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很大,农业生产不稳定。4.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为()①甲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小米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③乙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④出现乙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本题组通过区域比较的方法考查两区域的部分特征。甲图为新疆的坎儿井景观,乙图为黄土高原的窑洞景观。两区域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多为粉砂性土壤。黄土高原不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谷子,窑洞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黄土垂直节理发育。1OfficeTMG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