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作坊的监管思路.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村小作坊的监管思路.doc

农村小作坊的监管思路.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服务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食品小作坊现状的一点看法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这是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美好愿望的标准。但是,现实往往让人们很无奈,今天的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已不知不觉成为制售“假冒劣质”食品的代名词,并成为广人民群众议论的热点和焦点。在这样的一种现实面前,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就成为许多人关心的问题。笔者从事的就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工作中,积累了不少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资料,在这里,笔者试图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问题,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共同关心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发展问题,并对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健康发展有所促进。一、我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现状我县是个人口大县,有108万人,总面积364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地广人多,适合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存,我县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可以说是普遍存在在各乡镇、各种类型食品中:1、各乡镇都有食品加工小作坊:我县17个乡镇中,有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333家,其中,横州镇最多,有115家,新福镇最少,有10家,小作坊分布明显表现为东北乡镇密集、西南乡镇较少,这是与我县东北部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状况相吻合的,经济发展与食品生产加工同步发展互相促进的特点很明显。2、食品生产类型比较齐全:333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中,酒坊130家,油坊83家,糕点厂57家,米粉厂有36家,茶厂27家,品种虽然较为齐全,但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手工或半手工生产。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产技术落后,设备简陋,安全隐患大。全县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设备简陋,工艺简单,更谈不上保证质量的必备检验设备,原料不把关,出厂只凭经验,生产场所狭小且未与生活区分开。2、许可证不齐全现象严重。333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中,只有卫生许可证的50家;只有营业执照的18家;有两证但不具备颁发生产许可证的80家;既没有卫生许可证又无营业执照的共有185家。证件不齐全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条件限制难以取得准入资格。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生产不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从业人员,90%是农民,文化水平低,大部分运用传统工艺,缺乏生产相对应产品的专业知识;质量意识淡薄,不知道所生产的产品标准有何要求,是否达到要求,不能主动地对产品进行送检把关,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甚少,缺乏诚信意识,只以赚钱为目的,常在原材料、食品添加剂使用上“动歪脑子”。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1、历史性。小作坊生产简单、成本低下,经营灵活、变更迅速,方便群众,还能对当地农副产品快速吸纳消化,就地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民间传统工艺也有保留作用。同时,小作坊直接涉及农民增产增收,关系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等,为其存在创造了条件。2、经济落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大量存在于乡村,主要是受经济状况的制约。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大多是生产一些当地人民群众需要的简易食品,而生产这些简易食品规模小,仅仅是手工操作,设备简陋,有时甚至是一口锅就是一个生产车间,利润也薄,只是为了能养家糊口。如要他们投入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来扩大生产规模,改进落后工艺,难度很大。3、监管不到位。隶属于我县质监部门的食品安全股只有3人,除负责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外,还要负责全县代码、标准化、计量等工作,这样的人员配置要监管好分布于全县17个乡镇,302个村(居)委,效果可想而知。4、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这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外观“漂亮”,售价便宜,吸引一些小商小贩及群众购买,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由于存在问题的原因复杂而且问题还有一定的范围内呈现出合情的状况,因此,对于这直接涉及“三农”、就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我们不能简单以无证生产为由,一概予以关闭取缔了事。但也不能对它们存在的隐患坐视不管,等到出了问题再想办法补救。三、对加强监管的一些看法1、明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按照“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监管的新模式,使县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得以有效监管,最终达到促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范发展的目标。2、降低“门槛”。在不违反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并多方征求专家、学者、群众的意见,制订地方食品质量标准暂行规定,经上级相关部门审批后颁布实施。同时,推行“公司+散户”的联营模式,鼓励基础好、证照齐、市场信誉度高的食品龙头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吸纳小作坊,把小作坊变成大企业的半成品车间,这样既能保证小作坊的产品质量,解决了农民、下岗工人的就业,也有利于大企业规模化发展。3、摸清小作坊底数,建立档案,做到心中有数,消除监管盲点。查清本区域内食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