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如何“以生为本”.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思政教育如何“以生为本”.doc

思政教育如何“以生为本”.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思政教育如何“以生为本”石光兴(贵州水城南开中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加快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素养,除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份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思想品德,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播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思想政治课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要着眼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养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作为政治教师,如何做到以学生为本呢?一、日常学习生活中关注学生发展1、多表扬,少批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免不了要犯错误,真诚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是教师的责任、义务。但是,帮助学生时,必须多从正面理解学生,避免他们的内心受到新的伤害。人是有自尊心的,学生也是如此。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才会激发学生的自尊。人又是具有丰富精神活动的动物,因此,表扬和鼓励比物质的刺激更重要。它就如温暖的阳光,能使小树焕发生机,使学生健康成长。有人说,学生调皮捣蛋,老捧着他们,怎么行?其实,你只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把他们当朋友,去欣赏他们,你一定会发现学生的许多优点和可爱。有人认为,给学生表扬多了,他们的尾巴就翘上了天。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拿两个班做实验,一个班专门批评,另一个班专门表扬。结果,受表扬的班的智力水平、成绩状况均好于另一个班。还有人认为,这不是恭维、阿谀逢迎吗?其实,我们不妨以大人为例,如果你的上司总是鼓励你,你工作起来就会感觉非常舒心。而因为一些疏忽和错误就一味地批评你,那你就会工作干劲不大。那么,学生更是如此。因此,“高帽子”只要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夸奖和赞誉,学生是一定能在不断地激励中逐步前进的。2、用服务代替对学生的要求。服务对人类来说是需要的,是心理和生存的需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是一种人文理念的最好体现,可以起到暗示的作用,达到某种要求或标准,使学生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管理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在教师中提倡汪广仁校长所讲的“少一点严厉,多一点亲和;少一点权威,多一点服务”。要求教师找准服务的“切人点”,不为“省事儿”包办代替,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我们可以召开读书汇报会、演讲比赛会、读书成果展示会,为学生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提供空间。3、寻找“差生”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缺点,同样每一个人也都有他的优点。但是,有许多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却总是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步入一个误区,那就是他们不容易改变自己对一个人已经形成的看法。如果他认为一个人好,那么这个人的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完美无缺的;如果他认为一个人不好,那么这个人的所有的一切似乎就一无是处了。我们作为教育者,担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所以我们一定要非常警惕,千万不要步入这样的误区。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寻找和挖掘“差生”身上的一些值得表扬的“闪光点”呢?首先,我们必须相信在“差生”的身上一定是有“闪光点”的,我们要用正常的心态、正常的眼光去对待学生,我们的心中不能有任何的偏见,不能戴着有色的眼镜看人。只要我们对他们有同样的爱心,正确地善待他们,我们就一定会发现在所谓的“差生”身上原来也有那么多可爱的地方,也有那么多漂亮的闪光点。其次,我们必须用心地去寻找,就如在草地上寻找金币一样。如果不用心找,又如何能寻找得到呢?我们必须时时留心,处处观察,要了解、熟悉他们,要抓住他们身上闪光的那一瞬间。他们既然是所谓的“差生”,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可能就如萤火虫,只有在夜间才能被发现;可能就如流星,只是在天空中一闪而过。能否看见那萤火虫儿发出的一点光,能否抓住那流星般的闪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爱心、细心和耐心了。二、生活细节中注意尊重、理解、关心、鼓励学生1、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公民权利,应首先承认学生公民的身份,并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管理制度。管理应以正面强化的激励方式为主,尽可能少用惩处措施。即使要惩处典型的学生,处罚应该人性化。现在的学生都比较活泼,特别是中学以后的学生,进入了叛逆阶段,往往要求“独立”,不愿家长和教师过多束缚。学校管理者工作中要注意尊重学生,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做到管理中的“因材施教”,发挥亲情作用,让学生在友好的气氛中接受学校的管理。2、理解、关心学生。汪广仁校长说:“理解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锁的钥匙,是师生心理相容的桥梁。”学校管理者希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