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天津市和平区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天津市和平区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北京、天津、云南、贵州、江西六地区试卷投稿QQ2355394694PAGE-9-山东、北京、天津、云南、贵州、江西六地区试卷投稿QQ2355394694天津市和平区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笫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I卷本卷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l-2题。1.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A.橡胶种植北界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30等温线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2.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A.不确定性B.差异性C.过渡性D.整体性下图为中国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3~6题。3.各区域与其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b—地形起伏B.c—纬度位置C.a—内力作用D.d—海拔高度4.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B.大致与1月0等温线相吻合;是南方和北方、水田与旱地、传统水稻与小麦区的分界线C.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D.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5.C区域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A.主要由于水分差异造成B.主要由于热量差异造成C.主要由于地形差异造成D.主要由于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造成6.图示各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a——旱涝灾害B.b——热量C.c——水源D.d——低温7.海南岛湿热的气候条件在开发早期成为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今,人们利用这独特的气候资源,把海南岛建成为我国冬季蔬菜供应基地。这说明A.不同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B.自然环境条件差异影响区域发展C.区域具有差异性D.区域具有可变性恩格斯曾有一段论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砍光了,但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竞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读此段论述回答8-9题。8.恩格斯的论述反映了哪个阶段的人地关系特点A.采集和狩猎阶段B.农业社会阶段C.工业社会阶段D.后工业化社会阶段9.这个阶段的特点是A.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采集和狩猎的果实和动物B.人类的主要生活来源是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C.人类逐水草而居D.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极大地受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的制约10.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①新技术产业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整体不变②对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③新技术产业对环境要求高,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④新技术产业聚集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有利于形成聚集效应和提高产品质量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陕西省的“引汉济渭”项目,计划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l5亿立方米左右。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分布略图。读图回答ll-13题。11.汉江流域降水丰沛,其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12.下列因素与渭河平原水资源短缺无关的是A.耕地面积大B.人口密度大C.水资源利用率高D.降水量偏少13.“引汉济渭”工程的深远影响有①有利于控制渭河平原的地面沉降②可能影响汉江下游地区用水安全③利用两地落差进行水能的梯级发电④发展航运缓解区际间南北向的交通压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读图分析完成l4~l5题。14.①②③的三次转移,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A.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B.获得资金支持C.开发高技术产品D.保护环境15.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此举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是A.阻碍产业升级B.抑制工业化发展C.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D.不利于资源开发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l6-18题。16.图示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全球变暖C.水土流失D.生物多样性减少17.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18.该问题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环境问题之所以加剧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该环境问题A.会加快流水速度B.会导致洪峰提前到来C.会导致河床太抬高D.会导致堤防崩溃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