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天津市和平区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天津市和平区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北京、天津、云南、贵州、江西六地区试卷投稿QQ2355394694PAGE-8-山东、北京、天津、云南、贵州、江西六地区试卷投稿QQ2355394694天津市和平区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鲁教版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日全食奇观,此次日食是近500年来,在我国境内全食时间最长的一次,最长时间超过6分钟。同时,这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回答1-2题。1.“日全食”天文景观涉及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分别属于A.恒星、行星、行星B.恒星、恒星、行星C.卫星、行星、行星D.恒星、行星、卫星2.“日全食”涉及到的天体系统,按从大到小排列是A.银河系和地月系B.太阳系和银河系C.地月系和太阳系D.太阳系和地月系史书记载,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回答3-4题。3.上述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内部4.“黑气”活动的周期约为A.24小时B.11年C.—个回归年D.—个恒星年埃及阿布辛拜尔神庙(NE),是古代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的。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竖立着法老的塑像,—年中只有2月21日(他的生日)和10月21日(他的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尽头法老的塑像上。读图回答5-7题。5.阳光射入隧道尽头的两天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该现象反应了A.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B.地转偏向力的存在C.各地地方时的不同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6.从拉姆西斯二世的生日到登基日这段时间里,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A.一直在变快B.由慢变快再变慢C.由快变慢再变快D.一直在变慢7.阿布辛拜尔神庙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A.热带B.寒带C.南温带D.北温带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8-9题。8.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四季的更替B.昼夜长短的年变化C.昼夜的更替D.运动物体偏向9.图中P地A.位于晨线上B.位于昏线上C.当地时间6时日出D.当地时间8时日出图中的MP、NP为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10-11题。10.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0S90E)B.(20N90W)C.(20S0)D.(20N180)11.此日可能在A.1月B.3月C.5月D.7月下面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12-13题。12.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13.地球运行到该位置时正值A.春分前后B.夏至前后C.秋分前后D.冬至前后下图为上海某日上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14-15题。14.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夏至(6月22日)B.寒露(10月8日)C.春分(3月21日)D.清明(4月5日)15.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附近一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16-17题。16.兴趣小组采用“立竿测影”方法测定该岛经纬度,必须观测和记录的数据(当天太阳直射点纬度与竹竿长度已知)是A.北京时间、最短竿影长度B.最短竿影长度、竿影方位C.最短竿影方位、北京时间D.白昼长度、太阳高度17.—个月后,兴趣小组再次登岛,发现该日的日落时刻与上一次几乎相同。两次登岛的日期可能是A.5月21日和6月21日B.6月7日和7月7日C.7月8日和8月8日D.1l月22日和l2月22日读“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l8-19题。18.构成该景观主体的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19.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图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20-22题。20.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21.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