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长远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长远规划.doc

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长远规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刘渡中心学校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精英型的教师队伍,推进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我校采取自下而上的模式,由教研组组织教师提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规划的草案,再由校委会集中讨论,特制定本规划。一、教师基本情况:我学区各校现有专任教师228人,其中初中教师人,中学高级职称2人,中一职称20人,中二职称人,中三职称人。小学教师人。小学高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10年以下人。二、现状分析1、目前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经过一年的课改实验和课改通识、理念等的学习和培训,全体教师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践这种认识和理解。2、参与校内外教育教学研究的情况学校能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校内外各种继续教育和培训,已经内化的课改理念与课堂实践基本能结合起来。并有教师到外地取经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已在我校生根发芽。已有人在全国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3、教师专业成长上的优势和劣势优势:注重学习,能运用课改理念指导备课、上课,指导、评析能力较强。在教学中,能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尝试新方法。劣势:教研教改风气不浓厚,教师参与的主动性不强,教研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养较低,特别是部分县聘教师和个别年龄偏大的教师尤其突出。新理论学习主动性差,对课堂中师生的高质量有效互动等问题知之甚少。三、指导思想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改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紧抓全县实施课改工作的契机,进一步更新观念,努力研究学科特点,善于积累,勤于反思,大胆探索,不断更新,促进教师自身发展,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精英型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四、预期目标1、总目标组织和促进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更新、充实专业知识,使其成为知识储备丰富,善研究、能合作、会创造、求发展的智慧型的教师,同时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真正成为互动、高效的课堂,不断实现教师生命价值的追求。此外,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指导和辐射作用,带动教师整体提高,打造精英型的教师队伍,使我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成为全县的品牌教师。2、分阶段目标⑴学习阶段。组织学科优质课竞赛,评选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并促使其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常规工作研究阶段,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⑵学习及形成个性阶段。继续加强学习,注重学习的质量,坚持研究性实践的日常化,在教师中形成善于分析、研究自己的特长,撰写教后随笔、思想随笔、教育教学反思和论文的良好风气。在县局和教研室的指导下,努力使全体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⑶总结、评估阶段。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接受县局和教研室、督导室的全面评估。在县级以上论文征评活动中获奖或在县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篇。实现师生的主动和谐的全面发展。骨干教师达到全体教师的15%以上。五、分项发展目标与措施1、基础性素养(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使全体教师有健康、内在、持续的发展动力,努力使教师成为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爱心,自觉不断更新的新型教师。(2)制定相应的制度,促进教师注重加强对人文、科技等知识的学习,在不断积累、养成的过程中,使教师具备宽厚、扎实的文化底蕴。(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不断设计发展性的目标和任务,能反思、重建,具有敢于探索的开拓精神。2、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用好学校订阅的《新课程》、《中小学管理》、《教师培训》、《语文教学》、《数学教师》、《班主任之友》等刊物,了解教改发展的动向,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了解学生,读懂学生打下理论基础。进一步研究当代教学如何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加深对教学价值的理解和认识,提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水平。能创造性运用课标、教材。3、教研教改在全体教师中开展“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研究”为主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的设计、研究,同时分析学科教学的特点,在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课例、课型的研究。具体措施(1)全体教师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勤学习、勤思考、勤动笔,认真研究学科特点,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同时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增加知识储备。(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研讨活动,进行高质量的听评课活动,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实现教育实践的理念化和教育理念的实践化。(3)全体教师应自觉加强课堂研究,观察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阅读的书籍、谈论的话题,了解他们的困难,了解其内在的需求,分析学生学习的起点、能力和学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