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尾巴教学设计比尾巴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尾巴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比尾巴教学设计1设计意图: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本设计创设了给动物比尾巴大赛当评委的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轻松快乐地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读好课文,认识生字,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公”字,认识“ㄥ”“ㄅ”两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读好问句。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能用朗读表现出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4、能仿照课文编儿歌。教学准备:1、六种动物图片。2、多媒体课件。3、田字格黑板,课题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这节课,我们先来进行一场猜谜擂台赛,看哪位同学猜得又对又快,规则是:听完谜面才能举手。(师说谜面生猜,随机出示图片)⑴红花头上戴,彩衣不用裁,清晨喝支歌,千门万户开。(公鸡)⑵脚像小扇子,嘴像小铲子,下水捉鱼虾,不湿小花褂。(鸭子)⑶耳朵长,尾巴短,只吃菜,不吃饭。(兔子)⑷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猴子)⑸花冠头上戴,锦袍身上披,尾巴像扇子,展开很漂亮。(孔雀)⑹小小鼠,真奇怪,降落伞,随身带。(松鼠)2、小朋友们真能干!咦,这么多小动物聚在一起,真热闹呀!它们也要进行一场比赛,是什么呢?bǐwěiba(生齐说,师出示课题:比尾巴)3、最后一个字念轻声,谁会读课题?(指名读,齐读)二、指导读好问句1、导入:都有哪些比赛项目呢?2、(出示六个问句),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3、谁来读一读?(指2人,随机正音)4、每个句子后面都有一个标点符号,叫什么?(问号)有问号的句子该怎么读?(指名读,板书:)5、示范读→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评议→男女生赛读。三、识字1、过渡:小动物们要举行“比尾巴”大赛,想邀请101班小朋友当评委,你们愿意吗?2、当评委要拿到评委证,过了生字宝宝这一关才行。bǐwěibāhóusōngshǔgōngyā(出示生字:比尾巴猴松鼠公鸭)3、自由读生字,读准字音,也可以同桌互读。4、指名读,正音→小老师带读→想办法记生字→齐读生字→去拼音齐读→开火车读生字→指名个别读。5、齐读生字(顺读,打乱顺序读)四、趣味对读1、导入:顺利通过生字关,可以给小动物当评委了,要公平、公正地评哟!2、逐句出示问句和答句,师问,学生看图当评委。3、随机理解“最好看”,说说孔雀的尾巴像什么?4、大家评得很公正,小动物们都很满意。现在请大家同桌之间你问我答,看哪一对同桌合作得最好,能读出小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5、指名问答,指导朗读。注意读出小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6、师生对读,男女赛读。五、写字指导1、读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写一写,送生字宝宝回家吧!刚才大家评得很公正,我们就来写个“公”字。(出示课件“公”)《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内容:苏教一下识字2《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看菊花教学反思第十二单元星空《鲁班和橹板》教学设计之二《外面的世界》教学反思《登鹳雀楼》习题精选16燕子妈妈笑了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2、“公”字中有一个新笔画,叫“ㄥ”,书空一遍。仔细观察,写好“公”字要注意什么?3、范写:“八”字头撇低捺高,开口要适中,描一描。“丿”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折要略往上斜,最后一笔是点。描一描。4、自己写两个,指2人板书。5、讲评黑板上的生字。6、自我比较后,再写两个。六、拓展延伸1、(出示课件)瞧,这些小动物太贪玩了,把尾巴也玩丢了,请大家帮帮它们,把尾巴找回来!2、学生在书上添画动物尾巴。(马、牛、鱼)3、它们也想参加比尾巴大赛,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儿,来编编儿歌吗?编一句也行,也可以跟同桌合作。出示提示:谁的尾巴_____________的尾巴_______。谁的尾巴____________的尾巴_______。谁的尾巴好像____________的尾巴好像_______。4、自由准备→指名问答。5、其实,在动物世界里,动物的尾巴不仅各有各的特点,还各有各的用处呢?请大家去查找一些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七、作业:1、课内:“公”字再写四个。2、课外:收集动物尾巴的图片和资料。板书设计bǐwěibā10比尾巴比尾巴教学设计2教材简析:本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十课,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方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教学要求: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矢、八、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重、难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是本课教学重点。读好问句是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