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Jo****6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投稿兼职请联系:2355394692莆田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题命题人:姚雅清、黄后杰审核人:高一历史备课组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1.二战后,法国意识到“‘不仅要把敌人打倒,还要把它扶起来',惟有放弃报复心态,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仇恨才能化解。”材料现象()A.促使法国加入了北约组织B.推动了欧洲煤钢联营建立C.缓和了法国和苏联的矛盾D.冲击了“冷战”对抗意识2.第一届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决定了有资格受邀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写道,“不得是……与两大阵营有关的区域性或双边条约的成员”。这说明不结盟运动()A.排斥与美苏结盟的国家B.排斥资本主义国家C.排斥新兴独立国家D.排斥社会主义国家3.“冷战”结束后,各种国际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在此过程中,各国都把国家利益摆在对外关系的首位,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的最佳位置。这说明A.美国全球霸权地位已经丧失B.各国争夺世界霸权斗争激烈C.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出现平衡D.新的世界格局有待重新建立4.阅读下图,中美进出口总额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美国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B.中美都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C.“文革”结束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D.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5.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巴黎条约》、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条约》1948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企图改变经济大国,政治小国地位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来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遭到包括西方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反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联邦取代前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A.两极格局结束B.世界多极化趋势C.和平与动荡并存D.北约解体6.大清国农村是一个精英自治的准民主社会,乡绅靠自然威望而不是刚性权力担任民间自治领袖。乡绅的自然威望主要来自德高望重、勇于负责和办事公正。”这种自治状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B.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D.地方政府权力的下移7.元代王祯《农书》中记载:“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产,山川阻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王祯在此强调的是()A.农事安排要因地制宜B.农业生产要把握农时C.耕作技术影响产量高低D.土地肥力决定农作物产量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没有一定规格,可以自由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的私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礼崩乐坏B.铁力牛耕使用C.井田制瓦解D.赋税制度改革9.明代时期关于苏南太湖地区生产生活的《便民图纂》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讲相当。”这反映了()A.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B.农民生活悠闲且富足C.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D.家庭生产的经营形式10.据统计,到公元前4世纪前期,中国人口达到3200万以上,这是中国人口发展第一级台阶的最高峰。中国古代人口第一高峰期出现的主要条件是()A.战争的平息和民族的融合B.政府对民众有效的社会控制C.“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D.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11.唐朝均田制规定了占田的最高限额,如贞观年间,泽州(今山西晋城现)刺史长孙顺德以“前刺史张长贵、赵士达并占境内膏腴之田数十倾,顺德并劾而追夺,分给贫户”,这说明唐朝均田制()A.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有所松动B.通过授田把小农固定在土地上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D.平均分配土地以缩小贫富差距12.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土地问题,北魏、隋、唐都曾推行均田制,宋、明等朝都有高级官员主张恢复井田制。这些措施与设想的目的是()A.保护小农生产,抑制商业发展B.抑制土地兼并,稳定社会秩序C.确立土地私有,保护地主田产D.恢复周礼古制,实现儒家理想13.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由此可知,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A.出现大量无主荒地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政府控制部分土地D.当时人口大量减少14.历史学家王家范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对“它”的理解正确的是()A.经营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润B.经营规模受到资金的限制C.主要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D.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15.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