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财政与税收总复习2004-7-3刘方军一、名词解释1、财政:(1)就现代财政而言,财政是一种国家行为;(2)财政是一种分配范畴,财政活动是一种分配活动;(3)财政活动是社会再生产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3、公共财政:是建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市场失灵出发,来界定公共部门即政府的经济活动范畴和职能的政府财政。4、外部性:指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即某人或某家企业的活动给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取得报酬或提供补偿。5、公共物品:是指这样一类商品,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因而无法排除他人共享,即存在要排除特定的人消费或使用现有的公共物品不可能或至少成本非常大。6、税收三性:指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7、税收收入效应:指因征税后减少了纳税人直接可支配的收入,进而对纳税上的决策和行为产生影响。8、税收替代效应:指由于税收政策的结构特征即对不同的收入项目、不同的投资方向、不同的纳税人等采取不同的税收待遇,从而对纳税人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9、税制结构:指税制中不同税系之间、税种之间和单个税种各税制要素之间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10、税负转嫁:指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应缴税金全部或部分地转给他人负担,从而造成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经济现象。11、税收筹划:指的是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按排和筹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12、偷税: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13、税收管理体制:是指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的制度,它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4、公共收费:是指公共部门部其向社会提供的某些公共服务、公共设施或特定权利,而对这些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或权利拥有者收取的费用。15、社会总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额。16、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提供的进入市场可供购买的商品物资(包括劳务)的价格总额。二、问答题: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生产要素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2、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收费的适用范围:只有具有以下条件时,实行公共收费才是合适的:其一,对某项公共服务或设施设置排他性装置,既在技术上可行、也在经济上合理。其二,社会成员对某项公共服务或设施的使用存在着相互竞争。其三,某项公共服务或设施只是主要提供给特定少数部分社会成员使用,而且这种使用并不属于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3、公共收费的特点:(1)公共收费与公共服务或公共设施的提供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直接的联系。(2)公共收费的收费标准主要是依据部分或全部弥补相应的特定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的成本来确定。(3)各项公共收费的收入一般都有各自专门的用途。(4)公共收费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愿缴纳的。(5)政府运用公共收费的意图不同于对一般性税收的运用。4、预算外资金的特点是:(1)、财政性:预算外资金也是财政性资金,支配权和使用权属于各地方财政和有关行政事业单位。(2)、专用性:设置预算外资金,在多数情况下,是为了保证某些专项支出。(3)、分散性:预算外资金是一种非集中性资金,由多种项目构成,并由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分别掌握使用。5、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区别是:(1)、避税是通过钻税法空子以取得税收利益。(2)、避税不利于纳税人长期的资本融通。(3)、避税取得的税收收益损害了国家利益,而税收筹划在取得的税收收益的同时,也使社会公众利益得到了提高。6、财政政策的功能是:(1)、它是指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对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产生引导作用,促使其按照政府的政策意图行事。(2)、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指其所具有的调和各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矛盾,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功能。(3)、财政政策的控制功能,指财政政策通过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和促进,实现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内部结构等多方面的控制。(4)、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总支出水平,使社会总支出水平大体等于社会的总产出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三、计算题1、某商店向消费者销售电视机,某月销售100台,每台含税销售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