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6451中国古代文学BB卷答案第一篇:6451中国古代文学BB卷答案试卷编号:6451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秋季学期开放教育专科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B(3)》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2007年1月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高文秀,双献功,李逵负荆2.高明,琵琶记3.水浒后传,说岳前传,隋唐演义4.龚自珍魏源(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参考答案:公安派是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是因其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公安派文学理论的核心是“性灵说”,把文学创作看作是性灵的表现,应“独抒性灵,不拒格套”,有力地批判了复古主义理论。2.参考答案: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醉心科举的腐儒的典型。他因长期落第而性格卑怯猥琐,当他梦寐以求的希望突然转成为现实时他竟喜极而疯;这一病态心理的刻画真实地反映出一个被科举制度扭曲灵魂的腐儒形象。而范进中举后社会地位的骤然改变,则提示了当时文士热衷功名富贵而近乎癫狂的社会根源,即科举制度造成的恶浊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本答案仅供参考,凡学生的回答切情切理,有一己之见者即可酌情给分)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参考答案:本题对答案不作硬性要求,凡学生能有一番合情合理的理解和评价即可酌情给分,但要求能结合《水浒》的一些具体情节(即例证)展开说明、论证,尤其是要注重林冲心理发展历程的揭示。不要求答案的全面性,重在答案的富于创见性和合情合理。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参考答题思路:本则寓言说明了人格修养的问题,献玉者以玉为宝,他注重的是实际的功利价值,子罕注重的则是清廉自守,其价值是超越现实的物质评价体系之上的,是从政者最可宝贵的财富之一。本题对答案不作硬性要求,凡学生能针对这则寓言能有一番合情合理的理解、评价与发挥即可酌情给分,不要求答案的全面性,重在评议的富于创见性、合理性和现实意义。中国古代文学B(3)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古代文学史一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诗经》中风、雅、颂三个部分是根据音乐划分的。2、《战国策》的编定者是刘向。3、《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4、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含义是遭遇忧愁。5、《汉书》共有作品100篇。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小雅·采薇》。7、汉乐府民歌中以想像的方式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作品是《战城南》。8、曹丕的《燕歌行》是一首著名的七言诗。9、《哀江南赋序》的体裁是骈体文。10、《西洲曲》属于南朝乐府民歌中的《西洲曲》。11、《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代是东汉末年。12、被称作“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王粲。13、正始时期的著名作家除了阮籍、嵇康,还有向秀(或刘伶)。14、左思的诗歌《咏史》八首名为咏史,实为咏怀。15、谢灵运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山水诗人。二、解释题1、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是比喻;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2、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正始文学是指正始年间至西晋建立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阮籍、嵇康、刘伶和向秀。3、乐府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中所采集和创作的作品当时称作歌诗,魏晋以后,人们称这些作品为乐府,后来文人采用乐府诗的形式进行创作,其作品也被称作乐府。4、建安时代的作品大力表现时代**和民生疾苦,表达人生忧患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内容深厚,风格刚健清新、慷慨悲凉,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这些特点统称为建安风骨。5、《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与其门下文士编纂的一部轶事小说。全书分“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36门,记载了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末年的名士们的言论和行为。其特点是“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三、简答题1、简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艺术特点。本诗的构思极为巧妙。诗中以神话传说为题材表现人间夫妇别离之苦,本身就带有浪漫色彩。诗人又把星辰的特点与人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刻划了一个美丽而深沉的织女形象。既通过“终日不成章”这一典型细节写出她内心的愁苦,又用银河、星光与她的形象相映衬,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本诗的语言浅显生动,尤其是叠字的运用生动巧妙。这些叠字从不同角度刻划了织女的形象和她的生活环境,富于表现力;同时,它们平仄相间,清浊相配,用在诗句的开关,产生了悦耳的音乐美。2、简述骈文的文体特征和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骈文在体裁上有三个基本特征:(1)讲究句子的对偶。定型化的骈文又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因此又称作“四六文”。(2)重视藻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