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窃读记》教案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窃读记》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窃读记》教案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爱,对求知的渴望。【学习准备】生字卡片;媒体资源【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1“窃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窃读”?2、关于林海音,你还知道什么?3、师生共同交流作者资料。一、自主预习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2.、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二、合作探究1、小组内学习这些字词。2、再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人工作者《名师测控》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展示归纳1、全班汇报:哪些字词容易读错写错,请你提醒大家注意一下?学生交流完毕,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读写一下这些字词。2、请2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四、拓展练习1、抄写易错易混的生词新词。2、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读书感受的语句,用铅笔划下来。《窃读记》教案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准备】组织学生课前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题目,谈话激趣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给以激励与点评。)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学生朗读课文:师:读完课文后,你是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2、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利用生字卡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生字词,达到熟记的目的。3、体会有关词语的含义: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4、再次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5、小结:原来课文记叙了“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6、齐读课题。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我们反复地读一读吧!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3、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四、留有思考,布置作业1、本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地阅读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但要体会小姑娘那种窃读时的复杂滋味,还需要细细读课文,认真揣摩,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本课。2、抄写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3、在家长的监督下熟读课文,并听写今天的'新词。第二课时一、援引思考,导入新课上节课,孩子们不但课文读得好,生字学得也不错。这节课我们接着来体会小姑娘的复杂滋味吧。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大声朗读课文,找出集中体现小姑娘复杂滋味的语句,用“_____”线勾出。⑴检查学生查找的情况⑵全班齐读这句话: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⑶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为什么“快乐”之后又“惧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