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有效教学导学案审核人签字:授课年级学科语文课题城市的标志任课教师课型问题解决课课时第二节授课时间教材分析《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是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变化”主题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是一首叙述性诗歌,诗歌以“我”的口吻,以深圳特区这一样一个“小山村”作为中国大社会的缩影,通过一座村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抒发作者对改革开放以后变化的赞叹之情。这首诗丰富内涵,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诵读,读出美感,它节奏美、韵律美,朗读时要体现现代诗的特点。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才能让学生通过一个“小村庄”的变化,理解国家的巨大变化,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学生分析学生由于年龄及所处的环境,对诗歌中所述的内容没有生活体验。可是,随着年级的增长,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对一些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等已经有所掌握,也有了不少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朗读能力。对这样一首现代诗,针对学生的情况,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读出现代诗的节奏和韵律美,进而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学生是比较好掌握的。设计理念老师导演,学生演练(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积累词语,注意易错字,区别形近字。2.反复诵读诗歌,了解诗中描述的一座村庄(深圳)人民生活及其变化,体会作者对这一变化的欣喜、赞叹之情,进而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可喜变化的重大意义。3.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对比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地阅读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教师:以问题穿引,适当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关键问题原来的一座小村庄短短几年就变成了繁华的大都市,是什么原因让它有如此的变化呢?教学准备教师:一案三单,有关图片学生:提前预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导入学习5分钟谈话导入主题1导入新课:一、歌曲欣赏,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想听吗?让我们一起欣赏吧!(播放《春天的故事》。同学们跟着唱。)2.简短交流。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你们想了解这首歌曲的什么呢?3.简介时代背景。(播放深圳的过去、现在的剪影,老师同时作一个概括介绍。)4.出示课题,读题,破题(理解“昨天”)442首先来讲解1、树立信心,2、激发学习兴趣3、明确本节课的任务4、生在读中熟悉诗歌的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合作学习10分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含义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1、发放《问题生成-评价单》2、引导浏览问题展开比赛,让生分组讨论以上问题,但要有重点的安排四个组分别将问题弄清,各小组学科长派代表讲个大家听。3、巡查自主完成情况4、指导小组交流,完成问题组织展示。5、适时补充延伸,评价学生表现。询问大家是否听明白,谁还补充。1、初识问题2、自主思考,完成问题。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想法,完善答案。4、学科长带头展示,组员补充,5、大胆质疑,合作解决,加深认识。课堂评价5分钟小结学习情况小结课文内容。补充板书。评比本节课的明星小组----评选本节课的今日之星是---由成绩决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