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精品多篇】【编辑】《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读记记生字新词,理解“小心翼翼,完好无损,若无其事、不动声色、了如指掌”等词语。2、抓住语言、动作、神情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了解课本剧的特点,表演《半截蜡烛》。【教学过程】一、学习提纲1、读通读顺课文,理解“小心翼翼、若无其事、不动声色、了如指掌。”2、自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3、默读课文,勾画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关键词句,思考批注,伯诺德一家人有()美好品质。4、表演《半截蜡烛》:⑴分小组,做准备。⑵师生合作表演。⑶生生合作表演。练习提纲二、练习表演《甘罗十二为便臣》(同步阅读110页)1、说说主要写了一件(),甘罗是一个()的人。2、班队课上表演《甘罗十二为使臣》。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二、指导自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伯诺德夫人:1、“……不惜代价守住它……”2、“……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杰克(若无其事):“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杰奎琳(笑容象白荷花一样纯洁):“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机智勇敢临危不惧热爱祖国。)三、指导学生分角色练习表演《半截蜡烛》1、分角色。2、找道具。3、背台词。四、表演《半截蜡烛》,全班其他同学评价1、师生合作表演——评价。2、生生合作表演——评价。半截蜡烛教学设计篇二知识认读5个字。能力讲一讲或演一演《半截蜡烛》这个故事。思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人民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用聪明和智慧战胜了入侵的敌人。教学重点能够依据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半截蜡烛》这个故事。教学难点了解伯诺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周旋的事迹,体会他们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查阅资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法战争的背景资料。一、感知全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1课《半截蜡烛》(板书课题)。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检查预习1、认读生字:蜡(注意与“腊”的区别)尉(蔚)厄奎(书写)2、词语:绝密——极其机密的。绝妙——极美好,极巧妙。厄运——不幸的遭遇。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3、同桌互读课文,看谁读的正确流利。三、细读课文1、伯诺德夫人及其两个孩子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进行周旋的?请同学们用心读课文,画一画。2、自己简单说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3、伯诺德一家为保护情报先后用了哪些方法?指名回答。(保住情报的过程险象环生。首先是德国中尉顺手将半截蜡烛点燃,伯诺德一家三口立即感到事态危急。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就会自动熄灭。一切就会暴露无遗。两个孩子则“脸色苍白”。伯诺德夫人急中生智,用一盏油灯代替了蜡烛。没想到时过不久,蜡烛被德国中尉重新点燃。紧接着是大儿子想借取木柴之机拿走蜡烛,遭到德国中尉的粗暴阻拦,蜡烛在继续燃烧。大儿子虽然知道厄运即将来临,却仍然镇定自若。最后,小女儿以上楼睡觉为借口,从容地拿走了所剩无几的蜡烛。就在她迈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终于化险为夷。)4、理解语言伯诺德一家人默契配合,与敌人周旋表现在哪里?生答后总结。(1)内心焦急万分,表面不动声色。(2)沉着冷静,谨慎行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一读,说一说。5、师小结: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一家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终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四、讲演故事1、正当小女儿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2、生生交流,师巡视、倾听、点拨。3、讲一讲、演一演这个故事。4、小结: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法国人民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五、作业:1、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3、写一篇读后感。《半截蜡烛》公开课教学设计篇三片段一:师: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学生各自试读)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因为只有突出了“灯”,才能吹熄蜡烛。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师:说得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