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活中的垃圾教案生活中的垃圾教案(通用3篇)生活中的垃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3个“R”符号,并了解其所代表的含义。2.进一步形成对待垃圾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教科书分析参见第140~141页。教学准备1.教师在课前检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要保证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完成。2.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垃圾对环境危害的资料,供学生在小组讨论时。3.与大队辅导员或班主任联系,与当地垃圾处理机构或者环境保护部门联系,争取安排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或请专业人士作报告。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垃圾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学习有关垃圾的内容时,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应当帮助他们对有关垃圾问题有比以前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更加成熟和明确的想法、更加自觉和积极的行为。2.小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家庭作业的观察结果展开讨论,并填写在教科书的表格中。教师应提醒学生结合教科书及教师的资料展开讨论,并准备向全班做介绍。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给学生,并且巡视各个小组,以提出意见的方式帮助学生,鼓励他们在汇报中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比如,我们在什么地方会用到纽扣电池?如果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用过的纽口电池扔在校园里,我们的校园会变成什么样子?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报告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提示,对学生的结果给予修正和补充。4.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的垃圾处理图,以自由发言的形式明确主要的步骤和过程。教师要保证学生基本正确地理解垃圾处理的主要流程,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来。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过程运用许多高新技术,工艺复杂,六年级学生尚无法完全弄清楚每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教师知道用书中有关教科书分析的内容,帮助学生大致有所了解。如先分类,然后进行不同处理,有些粉碎后作为建筑材料;有些用来制造再生的用品;有些用来提炼稀有或者贵重金属;有些作为燃料焚烧后供热或者供给工厂做动力;焚烧后的废渣也可以做为建筑材料。5.问题解决。阅读教科书的3个“R”,教师依此与学生讨论三个“R”,以确保他们正确理解其含义。然后进一步探讨:在我们周围,我们自己和其他人是不是做到了3个“R”?哪一种做到了?哪一种没有做到?由于什么原因?今后有可以怎么办?完成教科书下方的探究练习。6.教师。对本课学习进行,特别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成为环境保护者,用3个“R”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向他人做宣传。布置家庭作业。给教师的建议1.如果可能,可以与少先队和班会活动结合进行,带学生去比较先进的垃圾处理厂参观。2.可以从环境保护部门或者大学、研究机构邀请专门从事有关工作的人士为学生举办有关垃圾问题的科普报告。家庭作业1如果可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了解本地区的空气质量预报。2.向家长介绍3个“R”及其含义。建议1.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2.对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全班讨论中的表现进行。生活中的垃圾教案篇2活动目标1、知道垃圾的来源及处理方法。2、激发保护环境的情感。活动准备1.ppt课件:垃圾分类与处理活动过程一、美丽的公园1.观察图片:公园教师:你们看,公园里美吗?公园里的什么很美丽?为什么?2.激发幼儿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图片:随意丢瓜皮、果壳、包装盒的行为。讨论:随意乱扔的行为对吗?应该怎样做?知道应该将瓜皮、果壳、扔到垃圾箱内。二、了解垃圾的来源及处理方法课件:垃圾分类与处理1.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工厂、菜场、餐馆、宾馆、办公室、家庭、超市等等。)2.讨论:垃圾最后都到哪里去了?3.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大部分会被埋到填埋场,但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有的垃圾会被送到焚化炉焚化,但这又会排出有害烟雾。三、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课件演示1.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因为他们是用大自然中的宝贵材料制成的。讨论: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为什么?2.垃圾中可以再生利用物品大致可分四类。(1)金属。如可乐罐等回收后送往工厂,可以再生为各种金属物品;(2)纸张。利用旧报纸、包装盒、包装纸等做原料,可以制成各种餐巾纸、纸盒等;(3)玻璃。汽水瓶、酒瓶等玻璃瓶经过清洗、消毒后,可以重复使用;(4)塑料、香蕉。如酸奶瓶、废轮胎等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其他塑料、橡胶制品。四、不会腐烂的垃圾观看课件1.塑料不容易腐烂,是白色垃圾。2.树叶,纸制品等时间久了可以腐烂。3.告诉幼儿:不要随地乱扔那些不会腐烂的废品。五、讨论: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由垃圾再生材料制成的?生活中的垃圾教案篇3设计意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垃圾也越来越多,小河边、街道上、田野里到处堆放着垃圾,这些垃圾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导致人们的生存质量急骤下降,所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迫在眉睫。本次社会活动《我给垃圾分分类》,目的在于引导幼儿了解垃圾的种类,认识可回收和不可回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