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司年终表彰评选方案范例公司年终表彰评选方案范例2020-08-1421:00:03小编:admin篇一:年度总结表彰评选方案1、奖项原则上公司20XX年度设单项奖和团队奖两种,团队奖设“先进集体”2个;单项奖设“先进个人”14名;中层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分开评选。其中:中层管理人员单项奖“先进个人”候选人4名,在中层管理人员范围内评选产生,与团队奖“先进集体”同时在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周例会上进行;其他人员“先进个人”单项奖候选人:由部门(或组合单位)评选产生,共10名,中层管理人员不参与部门评选(但有投票权);2、奖金及奖品2.1先进集体:奖状,奖金(金额2000元)2.2“先进个人”:奖状,奖金(金额600元)3、评选标准3.1团队奖“先进集体”:从团队协作、凝聚力、先进性、创造价值等多方面评价。3.2单项奖“先进个人”:1)、热爱本职工作、认同公司文化、遵守厂纪厂规、工作业绩突出、本职岗位競競业业、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等多方面评价。2)、本年度在本职工作岗位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了工作办法、节约了成本、避免了公司重大损失或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一般为工作满半年的员工;病事假在3天以内,无迟到、早退、旷工现象。4)、绩效目标工作考核合格。4、评选指标及程序4.1评选办法4.1.1在组织评选单项奖候选人时,考虑不同部门人数有限问题,采取以下组合单位:质量部(含质量保证室)为一个单位中心化验室为一个单位设备工程部(含修理室)为一个单位生产物料部、开发部综合办、财务部四个部门组合为一个单位一车间为一个单位二车间为一个单位三、四车间为一个单位销售部为一个单位4.1.2团队奖“先进集体”候选单位以下独立部门(共12个)具有被选权:质量部、中心化验室、设备工程部、修理室、综合办、生产物料部、一车间、二车间、三四车间、产品开发部、财务部、销售部采取打分评选方法:由本部门负责人按选票(附件1)以本部门评估分数为基准,对所有部门不记名打分,全部收集汇总后去掉每个部门的最高分与最低分,总分最高的2个部门为候选单位。4.1.3单项奖(“先进个人”)候选人(除中层管理人员外)质量部(含质量保证室)选送1人中心化验室选送1人设备工程部、修理室为一个单位选送1人生产物料部、开发部综合办、财务部四个部门组合为一个单位选送2人一车间选送2人二车间选送1人三四车间选送1人销售部选送1人1)、每个部门或组合单位组织全体人员按不记名评选,每个单项(“先进个人”)多选则无效。建议采取差额评选方法,即评选时可比规定名额数量预先多选1人,选票如多选或少选均无效,最后经统计后再按规定数量名额选送候选人。2)、部门(或单位)经筛选出不符合要求的选项或选票,统计出票数最高者;如最高票数均相等,可对最高票数人员重新进行评选,直至最终选出。4.1.4单项奖(“先进个人”)候选人(中层管理人员)采取差额评选方法:按选票(附件2)不记名评选,根据以上“先进个人”评选标准,突出对实现年度绩效工作目标情况,在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周例会上评选出5名候选人(少选或多选均无效),根据票数高低,最终确定票数最高若干名为最终单项奖“先进个人”。4.1.5以上评选过程中,如票数相等,按4.1.3第2条进行。4.2评选程序4.2.1于20XX年XX月XX日前,各部门或组合单位组织全体人员,按以上相应选送人数评选出单项奖“先进个人”,报送公司综合办公室,其中单项奖由所属部门的负责人应同时报送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事迹材料简要概括3条左右,不超过200字)。4.2.2于20XX年XX月XX日在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周例会上,评选确定2个团队奖“先进集体”和单项奖“先进个人”若干名;被评选为“先进集体”团队奖的部门,其部门负责人还应按规定时间内报送单位先进事迹材料(事迹材料简要概括3条左右,不超过200字)。4.2.3公司办公室审查选票后,报公司领导,由公司领导最终确定名单。4.2.4公司将通过张榜公布表彰或在年终总结会上对单项奖、团队奖进行表彰。4.2.5公司于12月25日前将个人及集体先进事迹报股份公司备案。公司综合办公室20XX年XX月XX日篇二:年终考核方案一、考核目的1.根本目的:为客观评价与总结员工2014年度的工作,更好地激励与挖掘员工的潜能,帮助员工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强化员工的责任与竞争意识,提高组织整体效能,推动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指导员工2015年的工作,特制订本办法。2.直接目的:考核结果将作为年终奖金分配、下一年度员工薪酬调整以及未来公司人才培养计划的参考。二、考核范围20XX年XX月XX日前已正式通过试用期考核的在职员工(包括实习员工)。三、考核原则1、以提高员工绩效为导向;2、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3、公平、公正;4、多角度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