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考点归纳].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知识考点归纳].doc

[知识考点归纳].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71.了解墨子及其非攻主张。2.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特征。3.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从而感知墨子的人物形象。4.认识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尽自己所能为和平作贡献。从墨子劝说公输盘的过程中看,你觉得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把握墨子劝说的过程。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请求公输盘替他杀人,借此激怒公输盘,引出公输盘冠冕堂皇的理由“吾义固不杀人”。接着,墨子就抓住公输盘这句话大做文章。“宋何罪之有”一句,轻描淡写而又咄咄逼人,立刻将帮助楚国攻打宋国的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然后,墨子用“不可谓智’”不可谓仁”不可谓忠”不可谓强”不可谓知类”,从各个方面批判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有口难辩。“义不杀少而杀众”一句,揭示出公输盘所标榜的“义”的欺骗性。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人物形象可较清晰得出:墨子是一个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的人。1.注音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文轩.敝舆.犀兕..鼋鼍..文梓.楩楠..②多音字。长.木公输盘.见.我于王禽滑.厘2.文学常识填空。①《》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的辑录。墨子,名,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②公输盘,鲁国人,姓,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能造奇巧的器械,民间称他。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公输盘不说.请说.之②见.公输盘胡不见.我于王③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④不可谓知类.为与此同类.阅读语段,回答4~9题: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于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②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③虽杀臣,不能绝.也()④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5.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思。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之意。②公输盘诎通之意。③子墨子九距之通之意。6.选出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A.B.于是见.公输盘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子墨子之.守圉有余C.D.邻有敝舆而欲.窃之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7.翻译下列句子。①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一句反映了公输盘怎样的心理状态?。9.分析这段文字的大意,用简要的话进行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文,回答10~13杜预问江陵①,王浑出横江,攻吴镇戍,所向皆克。杜预与众军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可尽克。方春水生,难于久驻。宜俟来冬,更为大举。?预日:?昔乐毅借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④手处也。?遂指授③群帅方略,径造建业④。选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注释:①杜预:字元凯,西晋杜陵人。晋武帝时为镇南大将军,公元280年,与王浑、王墙等分道出兵,终于灭吴,统一全国。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著,同“着”。③指授:布置。④建业:今南京市,三国时为吴国首都。10.查阅工具书,给下面两个字注音,并解释其意义。①攻吴镇戍.②宜俟.来冬11.请结合平时所读的文言文,解释句中加点的词。①百年之寇.②方.春水生③更为大举.④昔乐毅借.济西一战⑤譬.如破竹⑥径.造建业12.了解了以上几个实词之后,再读文章,就容易理解多了。请结合你的阅读理解回答:少数将领的思想与杜预的思想不相吻合杜预是如何说服他们的13.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呢把你的感悟写在下面。181.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4.理解课文的观点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本题考查我们对问题的探究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主要是结合文章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感受来作答。解答此题关键了解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