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6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doc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6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教学目标】:主要掌握工业出现的环境以及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工业发展与扩散过程,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工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工业是继农业之后,人类社会的又一场生产的变革,与农业社会相比,使人类的物质生产、社会制度、思想文化及世界各地的景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且发展快、扩散面积广、影响程度深,其对社会带来了空前无比的变化。第一节工业的出现和发展一、工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一)工业出现的科学前提与基础农业是人类模仿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过程而创立的,而工业则是人类靠自己的思维及经验而创造出来。1.科学的前提与基础:(1)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已经靠实践经验和理论思维来分析、总结、探讨科学的理论。这一时期,尽管当时还没有现代的科学实验室、专门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人员,但人们在生产经验方面的积累及分析总结方面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在一些专门的技术领域,出现了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熟练的工匠,比如金属冶炼、建筑、工程以及一些手工业生产中。他们通过言传身教从祖先和师长那里继承前人积累的技术、经验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理论总结和技术发明。(2)欧洲的文艺复兴激发了人们探求科学理论的兴趣,并且开始用实验的方法来探求科学理论。欧洲人在文艺复兴中了解到了希腊人对科学理论和思维的贡献,激发了人们去探求科学理论的兴趣。一些学者用实验的办法进行研究,使自然科学走上了实验的道路。工业革命前夕,一些经院学者开始走出书斋,观察实际,与工匠相结合,促进了生产技术、技艺及理论的大发展。(3)地理大发现后,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对航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准确的定方向、定位置的仪器及地图;同时,随着贸易的发展、产品的交流,都要求产品生产技术有所改进,以提高其质量、数量,获得更大的利润及竞争力。这些社会需求都要求生产技术有所突破。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18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将工场手工业推进到机器大工业的阶段,由此带来了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2.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在英国具有爆发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社会与政治条件。(1)政权的支持。英国在17世纪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英国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得到了政治和法律上的有力保证。如圈地被议会以立法形式予以保护。此外,英国在此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殖民战争和掠夺,实行国债制度和关税政策,以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2)有大量的劳动力。在英国推行的圈地运动,使土地集中于少数新贵族手中,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自耕农已基本消失,有了大量的劳动。(3)资本条件。英国在殖民掠夺过程中到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占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在海外贸易上,成为欧洲对外贸易的霸主,加上英国由于国内生产的发展、对海运的垄断,伦敦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国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4)科技条件。英国在工场手工业阶段为工业革命积累了生产技术,同时,18世纪初开始的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5)市场条件。英国于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殖民地的巨大市场,同时国内市场需求的也增长很快。国外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工厂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越来越要求在生产技术上得到改进,以增加商品生产。这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直接动力,为工业革命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6)社会观念的转变。英国的社会观念在工业革命前夕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主要表现是:价值观念变化,人们追求金钱;等级观念消失,自由主义盛行;田园诗生活遭到破坏,人们追求务实。没有近代化的社会观念,就没有近代化的社会结构,近代化的社会观念也是工业革命首先爆发在英国的重要条件。因此,英国首先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二)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只有在机器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厂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成为一个持续发展过程的时候,工业革命才算真正开始。在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1763)——1840年前后,发展大型机器生产,并取代工场手工业,出现大型机器生产的行业。因此,工业革命并不是突然爆发、短期内发生的,而是从一系列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并一个连着一个,一个推动一个,使整个生产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发生变革。其过程如下:1、首先开始于纺织工业。英国早期的纺纱、织布都是由手工劳作的。1733年约翰·凯发明了飞梭,加快了织布速度,出现了纱供应不足问题;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69年水力转动的纺纱机出现了,理查德·阿克赖特发明水力纺纱机。1779年塞缪尔·克朗普顿发明走锭纺纱机。1785年埃德蒙·卡特赖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解决了动力问题。到1820年,经改进的动力织布机得到广泛应用。到1830年,英国棉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