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努力****弘毅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docx

2022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5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目标界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词语的分类理解,从而理清课文层次,了解课文大体内容。3.在朗读和想象的过程中,体会郑和第一次远航时的壮观场面,激发并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二、教学设计板块:1.激情导入,走近郑和。2.分类理解新词,脉络一目了然。3.探究学习扬帆远航。4.自主自设作业乐园。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图片、文字〕四、教学流程及设计目的:〔一〕、激情导入,走近郑和。1.教师导语引入:由现在出国之便利,引出古代出国出海之艰难,从而引出六百年前明代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航的故事,随即出示郑和像。2、出示课件:走近郑和郑和,本姓马,云南昆明人,1371年生,12岁时,郑和入宫做太监,后提拔为内官监,赐姓郑。郑和体貌丰伟,聪明好学,机敏善辩。他入宫后信奉佛教,因此被封为三宝太监。1405年郑和首次受命出使西洋,当时的西洋是指现在的文莱以西的海洋各地以及印度洋沿岸一带。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到达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读了这段材料以后,此时,你有什么感受要说说[导入局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郑和产生一份敬仰之情,通过读材料,谈感受,拉近了学生与文本故事和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为接下来进行平等有效的阅读对话做好了必要的铺垫]〔二〕新词分类理解,脉络一目了然。1.提出初读要求,指导学生充分读书。2.在学生充分初读之后映示文中新词:派遣(qiǎn)魁(kuiacute;)梧(wuacute;)健步浩浩荡荡赠送丝绸瓷(ciacute;)器名扬海外镇定自假设化险为夷严阵以待A、指名读,相机正音。B、这些语词,你能在课文中理解它们吗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交流。3.投影映示,将上述词语放入三个方框中。猜猜看老师为什么把这些词放在三个方框中,分成这三类呢4.试试为每一类有关的内容加个小标题。〔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5.映示课文框架图,帮助学生理清全文脉络。〔本板块教学,将学习理解词语和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不回避起始课时的字词教学,又尽量高效省时,一举两得。〕〔三〕学习扬帆远航。1.教师以绘声绘色的描述,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课件映示。自由读,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当时的情景。2.指名朗读或扮演郑和进行表演再现。〔选哪一种方式汇报,由学生自主选择。〕3.假设时间能倒流,你就站在岸上为船队送行的人群中,当时你们会对郑和、对船队怎样欢呼,如何祝福引导学生读一读第1、2自然段后再展开想象。4、此时,假设你能和郑和相见,你会有哪些问题想问问他【这一置疑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学生直接向文章中的人物质疑,与文本进行近距离对话,至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者根据问题类型和内容,或扮演郑和角色直接答复,或存疑留待下一节课探究解决。】〔四〕自主自设作业乐园。抄抄词语,读读课文会让大家太枯燥乏味,今天老师想让大家自己来设计作业,然后自己完成。投影映示:自主自设作业乐园发放自主自设作业乐园卡。内容总结〔1〕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目标界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目标界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图片、文字〕四、教学流程及设计目的:〔一〕、激情导入,走近郑和〔4〕1405年郑和首次受命出使西洋,当时的西洋是指现在的文莱以西的海洋各地以及印度洋沿岸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