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优秀教案【必备】幼儿园优秀教案集合七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优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幼儿园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增进数数的能力。2、获得扮演开店游戏的乐趣。3、在游戏中学习以认真的态度工作。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活动准备:1、布置“商店”的道具,如收款机、纸制钱币、货物架、海报纸、卡纸、色纸、浆糊、彩色笔、卷标贴纸。2、事先选择一家商店,并和商店主人联系参观事宜。3、活动前一天,请家长为幼儿准备几枚一元硬币带到幼儿园。活动过程:1、参观前,与幼儿讨论参观时应遵守的规则,如不能买超过多少元的东西,买好后记得索取发票或找零钱。2、实际到店里购物,并观察店里出售商品的种类以及老板是如何为顾客服务的。3、回园后,请幼儿分享购物过程中的趣事。然后问幼儿:如果你开了一个小商店,你想卖些什么东西?你会取什么样的店名?你准备如何招呼客人?4、将幼儿分成数组,各组决定所要开的店,并着手布置商店。然后实际进行扮演游戏。教学反思:本节活动结束后,我会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幼儿用自己的操作经验向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和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通过交流,幼儿不仅向别人介绍了自己的制作风的方法,还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这样,不仅发展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拓宽了幼儿的思维空间。最后教幼儿一首儿歌《我会制造风》,这样不仅突出了活动的主题,还巩固了幼儿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幼儿对制造风的印象。幼儿园优秀教案篇2【活动目的】1.感知和区分各种各样的声音,游戏中体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2.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让幼儿知道噪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教幼儿养成不大声喊叫的习惯。3.丰富词汇:振动、传播、噪音。【活动准备】1.大鼓一只,玩具小孔雀一只。2.每个幼儿一件发声玩具:沙筒、手铃、口琴、小手风琴等。3.录音机一架,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带一盒。4.智力学具若干盒。【活动过程】一、听听是什么声音1.教师出示口袋,摇动口袋中的手铃,让幼儿猜猜口袋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你怎么知道的?教师小结:声音是看不见的,只有用耳朵才能听到。2.让幼儿听录音,并说出这是些什么声音。3.启发幼儿说出平日还听到过什么声音。二、体验声音的产生1.将玩具小动物放在鼓面上,击鼓,让幼儿看玩具小动物在鼓面上活动的情况,并触摸鼓面感觉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这个道理。(丰富词汇:振动)2.幼儿边念儿歌,边用手摸摸颈部喉咙处,体验发声时声带也振动。3.让幼儿玩发声玩具,使其发出声响,提问幼儿:你是用什么方法,让乐器发出声音的?4.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寻找可以发出声音的各种物体,让各种物体发出声音,幼儿体验不同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教师小结:物体振动能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三、了解声音的传播1.教师请一幼儿到屋外拍手,让幼儿听后说出外面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的?2.教师用鼓声和手表声让幼儿体验和区分声音有大小之分。3.教师小结:声音是可以传播的,声音大传播得远;声音小,传播得近。4.考考小朋友:“小明想听远方爸爸的声音怎么办?”启发幼儿说出声音多种传播的办法。四、玩学具找声音。了解声音与人们的关系1.让幼儿到学具里找画面,说一说哪些画面中的物体能发出声音,发出什么声音?进一步感受声音的特点。2.让幼儿讲讲喜欢听什么声音,不喜欢听什么声音,让幼儿了解“乐音”和“噪音”与人们的关系,懂得保护耳朵,养成不大声吵闹的习惯。(丰富词汇:噪音)3.带幼儿到室外继续寻找“各种各样”的声音。(结束活动)幼儿园优秀教案篇3选材的依据:1、源自"新教材"的创新实施大班《学习》教材中"我们的城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涉及到的一些有关"体会城市建设的变化,感受家乡越来越美丽"等内容与要求均是十分有价值且对于大班孩子来讲必须获得的经验。由此,结合松江城市的实际情况,将教材进行本土化的实施,既参考新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又结合地区实际进行改编与创新,本次活动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2、源自本班幼儿发展实际的需要在近期的主题展开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两个孩子们关注的问题:其一,在寻找松江最美丽地方的低结构活动中,孩子们对松江新城与老城发生了兴趣,有的孩子认为新城区最美丽,而有的孩子认为老城区美丽,与此相关的争论也在孩子中经常发生;其二,近期不少孩子开始关注人的美丽,所有的孩子都觉得穿着时尚、漂亮的人就是美丽,而对于一些着装朴素(破旧)的人(如外来打工者)产生了歧视或者是厌恶的情绪。分析上述两个问题发现有一些共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