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打闹事件的背后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生打闹事件的背后 (2).doc

(学生打闹事件的背后(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户县第六届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学生“打闹事件”的背后惠安小学范西玲案例每天在学校里工作,除了上课,批改作业,就是处理学生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老师,××打我了。”“老师,××拿我东西了。”批评了这个,又来了那个。这样的事情天天上演,让人疲于应付。面对这一群祖国的小小花朵,真是难得有片刻的安宁。这不,上课时,学生正围坐在一起,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面对面的两个同学竟然搞起了“地下运动”,脚在桌子底下你踢我,我踢你。表面上还装得若无其事,脸绷得紧紧的,特一本正经的样子。看着他们“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表情,再看看桌子底下踢得不亦乐乎的四只脚,我心头立刻腾起火来。但因为正上课,为了不影响别的孩子上课,我强压下怒火,只是用眼神制止了他们。一下课,我就把他们叫过来,问怎么回事。他们异口同声地指着对方说:“他先欺负我!”听了他们的话,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不由分说地狠狠批评了他们一顿,然后让他们反思自己错在哪儿。只见其中一个磨蹭半天,才说:“老师,我错了。他踢我,我不该还他。”另一个则说:“老师,我也错了,我以后再也不跟他玩了。”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儿,只是迫于“压力”给老师承认错误交差罢了。不认识到错误,他如何能改正错误呢?而我每次对待这种小事,只是批评几句就过去了,难怪班里小打小闹的事屡禁不止呢?我意识到了自己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案例分析及对策哪个孩童不天真,哪个少年不烂漫?他们之间打闹的事件时有发生,虽说,这类问题不具有破坏性,但如果不及时彻底地解决,任其发展,势必会伤害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破坏原有的和谐的班级氛围,甚至产生意外,造成伤害,因此还需要我们教育者多多重视。我觉得不能让他们真正明白自己的错误,他们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打闹的行为。正好下午第一节是班会课,我决定好好“探究探究”他们打闹的原因,找出“病根”,好“对症下药”。我找来这两个学生,心平气和地说:“现在老师想和你们谈谈心,你们能告诉我上午为什么在课堂上互相提交吗?实话实说,老师保证,绝对不批评你们。”我竭力使自己心态平和,充分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他们经过一番抱怨责怪之后,我总算弄明白了他们打架的原因。原来,上课时,甲同桌没带书,甲要借书给同桌互用,结果互看时,书压在了乙书上。乙认为甲故意压自己书,不让自己看。于是踢了甲一脚,而甲莫名其妙地被乙踢一脚,也不甘示弱地回踢一脚,然后就这样“礼尚往来”地互踢起来,以至于课都没有听进去。经过他们一言一语的讲述,我也终于找着了他们打闹的“病根”:一是缺乏和别人沟通的能力,常因误会产生摩擦,出现矛盾。二是缺乏包容心。而这些都是当代孩子身上共有的通病。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往往自以为是,以为错误都在别人身上,受不了半点委屈,也根本不会和别人相处。于是我当机立断,决定抓住这一契机,在班上召开主题班会:学会包容和沟通,对全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告诉学生如何去与别人进行沟通。比如借用别人东西时要先打招呼,征得别人同意后再使用;碰撞了别人要及时解释道歉;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多为他人着想;多想想自己的行为是否给别人带来了不便……学生纷纷展开了自我反省,还真找出来自己身上存在的不少问题。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正是导致打闹的导火索,而起争执时,他们却都只认为是对方的错,并没有到自己有什么不对。因此,才会理直气壮地说:“是他先……”而后,我又教育学生在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和别人沟通能力的同时,还要学会包容,对别人无心的过错,要理解宽容,不要斤斤计较。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和谐美好,学习才会更快乐开心。主题班会后,我再问这两个学生错在哪儿,一个说:“我错在把书压在他书上,没有意识到影响了他,没有给他道歉。对不起。”说着,他向对方深深地弯腰致歉。另一个说:“他压了我书,我应该先提醒他把书拿开,不应该用脚踢他。我也对不起。”他也向对方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时,他们才真正找到了自己的错误。看到这,我欣慰的笑了,全班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自此以后,再也没见他们打过架,而班里这种打打闹闹的事也真的少了很多。点评:苏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如果孩子的每一次淘气都引起你的苦恼和心悸,如果你认为这些孩子已经闹到了极点,应当采取一些特别的“消防”措施,那你就该再三斟酌是否当一名教师……要有能力熄灭冲突,首先你就要懂得你在和孩子打交道-,只有当孩子有一个聪明、能干、有智慧的教育者,认得本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现代教育理念也充分昭示教育工作者,要以发展的眼光,包容的胸怀来对待孩子,要用我们细腻的精神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来正确引导孩子。我们我们既要有站在孩子一边的理解、宽容,又要有站在教师